近日,人民网记者从甘肃省漳县境内212国道经过时发现,沿线的部分村庄在路边竖起了一堵堵高约两米、用琉璃瓦装饰的墙,将路边农户的房屋遮挡住,部分墙体已经刷成白色。(12月3日《人民网-甘肃频道》)
漳县是个贫困县,他们这种做法并非创举,正如漳县某些官员所言,这是借鉴相邻市县的成功经验而规划建设。据媒体报道,早在2007年,另一个国家重点扶持贫困县也在全县部分公路两边竖起了鲜亮整洁的高墙,当地政府称,这是绿化美化农村环境的“文化墙”,而当地农民则毫不客气地称之为“遮羞墙”!
笔者曾回乡探亲,看到过公路沿边修葺一新的墙体,本来沿街出新也算一件好事,但遗憾的是出新没有找对点子,和一些地方“遮羞墙”一样,新农村建设示范点变成了“官”赏点,“村容整洁”成了“粉饰行动”。
其实改善村容环境作为新农村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投资建设本是无可厚非之事。但长期以来由于一些人存在膨胀的政绩冲动,在这项长期而艰巨的工程面前,不深入调研,不扎扎实实工作,急于求成,搞“面子工程”。俗话说得好,“好钢要用在刀刃上”,有关部门真应该想想,是那几堵白墙重要还是老百姓的脱贫致富重要?是投钱遮羞重要还是切实改善老百姓居住环境重要?
“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当下要改变一些地方新农村建设中的弄虚作假现象,最重要的还是要领导高度重视,要用制度保障广大农民的话语权和评判权,新农村建设的规划方案既要公开、公示,接受监督,更要给广大农民不折不扣的否决权。让新农村建设成为广大农民能看得到的实惠,摸得着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