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互联网在农村地区发展,缺的就是基础设施之上的应用和服务。这种发展最终还是要靠生活化、社交化的需求来驱动。
前不久的世界电信日,主题是“信息通信技术让农村生活更美好”。对我国这样一个农村人口超过一半、农村经济发展比较落后的农业大国,这样的主题确实具有现实意义,信息通信技术应当惠及广大农村地区和亿万农民,也确实在很大程度上为我国广大的农村群众开创了较之以前“更美好更时尚更便捷的现代生活”。
不过,目前看来,农村地区也往往成为新兴通信技术的洼地,就移动互联网而言,农村地区还只能算蹒跚起步。尤其在我国移动电话用户突破9亿、网民数量达到4.77亿的大背景下,移动互联网在农村的发展更显得可怜。
原因很简单,当前移动互联网在农村缺乏市场。移动互联网主要定位于生活娱乐应用,城市人群是需求和应用的主体,由于农村地区相对而言文化消费诉求较少,尤其是大批青壮年外出务工人员已走进城市,“留守”人群更缺少对新技术的上手能力以及使用需要。或者说,由于人的流动性小,生活节奏较慢,互联网在农村地区还谈不上“移动”。在很多农村地区,手机只需要具备语音通话的功能,甚至于短信功能都被闲置,因此也无法激发3G的应用和服务。
从全球范围来看,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尤其是智能手机已是大势所趋,诺基亚等传统手机厂商已经向苹果看齐,微软再度重点打造新的手机操作系统,年出货几千万部手机的中国通信设备巨头如中兴通讯,也早已将重点放在3G和再下一代手机业务,其传统的2G手机业务已转包给他人生产。这些背后,都是移动互联网坚定不移的发展趋势作为支撑。
但客观而言,由于当时尚未预见到移动互联网的发展,3G网络在移动互联网时代也呈现出带宽不足等问题。这在某种程度上限制了国内移动互联网在内容和服务上的增长。国际上,像瑞典国内已开始建设4G网络,中国企业在4G时代的通信标准上也相当有话语权。也正是看到这一点,国内电信运营商、设备商和内容服务提供商正积极推动3G向4G发展。
信息通信基础设施建设可以从一穷二白瞬间发展到最先进水平,跨越式发展并非梦想。在埃塞俄比亚、利比亚等非洲国家,建有世界上最先进的3G网络,而之前这些国家几乎没有什么通信基础。就我国农村的通信网络基础设施而言,包括移动通信基础设施建设,相较于城市并不落后,目前全国100%乡镇能够上网,其中99%的乡镇和80%的行政村具备宽带接入能力。
但移动互联网在农村地区发展,缺的就是基础设施之上的应用和服务。这种发展也不仅仅是靠“农信通”、“信息田园”、“金农通”等信息服务平台或者涉农网站推动,最终还是要靠生活化、社交化的需求来驱动。乐观的是,一方面,农村地区的居民与城市居民一样,同样需要技术更先进、信息更丰富、传输更迅捷的通信手段。另一方面,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大批外出务工人员的“回流”将形成一个重要的需求源。
(采编:caocz 文章编号:2011-5-5-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