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发展现状
第一节 基本情况
改革开放以来,蔬菜产业总体保持平稳较快发展,由供不应求到供求总量基本平衡,品种日益丰富,质量不断提高,市场体系逐步完善,总体上呈现良好的发展局面。
1、生产持续发展。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蔬菜生产国和消费国。上世纪80年代中期蔬菜产销体制改革以来,随着种植业结构调整步伐的加快,全国蔬菜生产快速发展,产量大幅增长,上市基本均衡,供应状况发生了根本性改变。播种面积由1990年的近1亿亩增加到2010年的2.3亿亩左右,产量由2亿吨提高到5亿吨[1],人均占有量由170公斤左右增加到370公斤左右,常年生产的蔬菜达14大类150多个品种,逐步满足了人们多样化的消费需求。
2、布局逐步优化。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推进,以及交通运输状况的改善和全国鲜活农产品“绿色通道”的开通,在农业部编制的《全国蔬菜重点区域发展规划(2009-2015年)》的指导下,生产基地逐步向优势区域集中,形成华南与西南热区冬春蔬菜、长江流域冬春蔬菜、黄土高原夏秋蔬菜、云贵高原夏秋蔬菜、北部高纬度夏秋蔬菜、黄淮海与环渤海设施蔬菜等六大优势区域,呈现栽培品种互补、上市档期不同、区域协调发展的格局,有效缓解了淡季蔬菜供求矛盾,为保障全国蔬菜均衡供应发挥了重要作用。
3、质量显著提高。自2001年“全国无公害食品行动计划”实施以来,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得到全面加强,蔬菜质量安全水平明显提高。据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监测结果,近三年蔬菜农残监测合格率稳定在95%以上,比2000年提高30多个百分点,蔬菜质量总体上是安全、放心的。在蔬菜质量安全水平提高的同时,商品质量也明显提高,净菜整理、分级、包装、预冷等商品化处理数量逐年增加,商品化处理率由“十五”末的25%提高到40%,提升了15个百分点。
4、加工业快速发展。我国蔬菜加工业发展迅速,特色优势明显,促进了出口贸易。据农业部不完全统计,2009年全国蔬菜加工规模企业10000多家,年产量4500万吨,消耗鲜菜原料9200万吨,加工率达到14.9%。另据统计,2010年,我国番茄酱产量150多万吨、占世界总产量的近40%;脱水食用菌57万吨、占世界总产量的95%,均居世界第一位。
5、科技水平不断提高。我国蔬菜品种、生产技术不断创新与转化,显著提高了产业科技含量和生产技术水平。全国选育各类蔬菜优良品种3000多个,主要蔬菜良种更新5-6次,良种覆盖率达90%以上;设施蔬菜达到5000多万亩,特别是日光温室蔬菜高效节能栽培技术研发成功,实现了在室外零下20度严寒条件下不用加温生产黄瓜、番茄等喜温蔬菜,其节能效果居世界领先水平;蔬菜集约化育苗技术快速发展,年产商品苗达800多亿株以上。此外,蔬菜病虫害综合防治、无土栽培、节水灌溉等技术也取得明显进步。
6、市场流通体系不断完善。自1984年山东寿光建立全国第一家蔬菜批发市场以来,蔬菜市场建设得到快速发展,经营蔬菜的农产品批发市场2000余家,农贸市场2万余家,覆盖全国城乡的市场体系已基本形成,在保障市场供应、促进农民增收、引导生产发展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据不完全统计,70%蔬菜经批发市场销售,在零售环节经农贸市场销售的占80%,在大中城市经超市销售的占15%,并保持快速发展势头。
第二节 重要意义
蔬菜产业已经从昔日的“家庭菜园”逐步发展成为主产区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优势产业,保供、增收、促就业的地位日益突出。
1、满足食物需求。蔬菜是人类的基本食物来源之一,提供人体健康所必需的维生素、膳食纤维和矿物质。鲜食为主、需求量大的传统饮食习惯,决定了蔬菜在我国城乡居民膳食结构中具有特殊重要的地位。蔬菜生产在保障城乡居民基本消费需求和提高生活质量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2、增加农民收入。蔬菜商品率高,比较效益高,是农民收入的重要来源之一。据国家统计局统计,2010年全国蔬菜播种面积占农作物播种面积的11.9%,总产值1.2万亿元,占种植业总产值的33%。另据农业部测算,2010年蔬菜对全国农民人均纯收入贡献830多元,占农民人均收入的14%。
3、促进城乡居民就业。蔬菜产业属劳动密集型产业,转化了数量众多的城乡劳动力。据不完全统计,2010年,与蔬菜种植相关的劳动力1亿多人,与蔬菜加工、贮运、保鲜和销售等相关的劳动力8000多万人。
4、平衡农产品国际贸易。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我国蔬菜比较优势逐步显现,出口增长势头强劲,在平衡农产品国际贸易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据中国海关统计,2010年我国出口蔬菜836.37万吨,比2000年增长1.61倍;出口额96.91亿美元,比2000年增长3.7倍;贸易顺差94.14亿美元,居农产品之首,比2000年增长3.69倍,而同期农产品贸易逆差达231亿美元。
第三节 存在问题
蔬菜具有鲜活易腐、不耐贮运,生产季节性强、消费弹性系数小,高投入、自然风险与市场风险大等特点。当前,在新的形势下,还存在一些突出问题。
1、蔬菜价格波动加剧。一是受成本增加等因素影响,蔬菜价格涨幅呈加大趋势。据国家统计局统计,2007至2010各年,鲜菜价格同比分别上涨7.3%、10.7%、15.4%、18.7%,2010年鲜菜价格上涨幅度是居民消费品平均价格上涨幅度3.3%的近6倍,一些大城市的涨幅更高。二是受极端天气等因素影响,年际间蔬菜价格波动加大。如2008年受南方早春低温雨雪冰冻灾害的影响,2月上旬全国25种主要蔬菜平均批发价同比上涨95.3%。三是受信息不对称影响,时常发生不同区域同一种蔬菜价格“贵贱两重天”的情况。四是受市场环境等多种因素影响,品种间蔬菜价格差距拉大。受大城市近郊蔬菜生产萎缩的影响,一旦出现运输困难等突发情况,难以及时保障蔬菜供应,容易引发市场和价格大幅波动,产区“卖难”和销区“买贵”同时显现。再加上,目前还缺乏足够的政策调控,在生产、流通、安全、信息监测等方面资金投入不够;在蔬菜保险、税收、补贴、支持性价格、批发市场用地等方面政策不完善、不配套;支持政策不均衡、不稳定。特别是,还有不少城市“菜篮子”市长负责制弱化,措施不落实,在工业化、城镇化的同时,对蔬菜产销基础设施建设重视不够,出现了自给率大幅下降,加剧了蔬菜市场价格的波动。
2、质量安全隐患仍然突出。我国蔬菜质量总体是安全的、食用是放心的,但局部地区、个别品种农药残留超标问题时有发生。2010年豇豆、韭菜农残超标等质量安全问题,曾一度引发消费恐慌,给当地蔬菜生产造成重大损失。杀虫灯、防虫网、粘虫色板、膜下滴灌等生态栽培技术控制农残效果明显,但普及率较低;蔬菜标准体系初步建立,但标准化生产推进力度不大,生产采标率低,农药使用不够科学,容易引起农残超标;监管手段弱,监测与追溯体系不健全,产地环境、农药、化肥、地膜等投入品和产品质量等关键环节监管不足,蔬菜生产经营规模小、环节多、产业链长也加大了监管难度,致使部分农残超标蔬菜流入市场。
3、基础设施建设滞后。蔬菜基础设施脆弱,严重影响生产和流通发展,极易造成市场供应和价格波动。近些年,大量菜地由城郊向农区转移,农区新建菜地水利设施建设跟不上,排灌设施不足,致使露地蔬菜单产不稳;温室、大棚设施建设标准低、不规范,抗灾能力弱,容易受雨雪冰冻灾害影响,2008年、2009年分别损毁60万亩、88万亩,加剧了市场供需矛盾。在蔬菜的生产、流通环节存在采后处理不及时,田头预冷、冷链设施不健全,贮运设施设备落后、运距拉长等问题,难以适应蔬菜新鲜易腐的特点;产销信息体系不完善,农民种菜带有一定的盲目性,造成部分蔬菜结构性、区域性、季节性过剩,损耗量大幅增加,给农民造成很大损失。根据有关部门测算,果蔬流通腐损率高达20-30%,每年损失1000多亿元。农产品市场结构和布局不完善,市场基础设施薄弱,现代化水平低,批发市场设施简陋,分级、包装以及结算、信息系统等设施设备配套完善比例低;县乡农贸市场以街为市、以路为集的特征仍然明显,城市农贸市场和社区菜店数量不足、摊位费高,早、晚市在一些城市受到限制,造成一些居民买菜难、买菜贵。
4、科技创新与转化能力不强。由于投入少、研究资源分散、力量薄弱等原因,蔬菜品种研发、技术创新与成果转化能力不强,难以适应生产发展的需要。育种基础研究薄弱,蔬菜种质资源收集、整理、评价及育种方法、技术等基础研究不够;育种目标与生产需求对接不够紧密,在商品品质、复合抗病性、抗逆性等方面的育种水平与国外差距较大,难以适应设施栽培、加工出口、长途贩运蔬菜快速发展的需要;育种成果转化机制不灵活,科研单位与企业衔接合作不够密切,制约了成果的推广应用。据不完全统计,我国每年进口蔬菜种子8000多吨,销售额占全国蔬菜种子销售总额的25%,尤其是春夏大白菜、白萝卜及设施栽培的红果番茄、茄子、彩色甜椒、青花菜、水果型黄瓜等种子主要依赖进口,影响蔬菜产业安全。与此同时,良种良法不配套,栽培技术创新不够、储备不足,基层蔬菜技术推广服务人才短缺、手段落后、经费不足,技术进村入户难,生产中存在的问题越来越突出。如烟粉虱、根结线虫、番茄黄花曲叶病毒、十字花科根肿病等蔬菜病虫害发生面积越来越大、危害越来越重;过量施用化肥,有机肥施用不足,加上连作引起的土壤盐渍化、酸化不断加重,影响蔬菜产业的持续发展;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大量转移,劳动成本大幅上涨,轻简栽培技术集成创新也亟待加强。
第二章 总体要求
第一节 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科技创新为支撑,以体制机制创新为保障,加快转变蔬菜产业发展方式,着力完善城市郊区与优势产区基地布局,着力加强蔬菜基地基础设施建设,着力加强市场流通体系建设,着力加强质量安全体系建设,不断提高蔬菜生产经营专业化、规模化、标准化、集约化和信息化水平,努力构建生产稳定发展、产销衔接顺畅、质量安全可靠、市场波动可控的现代蔬菜产业体系,更好地满足城乡居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的需要。
第二节 基本原则
促进蔬菜产业发展,必须坚持以下基本原则:
1、坚持市场调节与政府调控相结合。在国家统筹规划和宏观调控下,以地方为主开展“菜篮子”工程建设。在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的基础上,加大政府对“菜篮子”工程基础设施的投入力度,为“菜篮子”稳定发展和保障居民消费提供良好的公共服务。
2、坚持统筹兼顾协调发展。既要保证蔬菜生产,又要稳定粮食种植面积;既要稳定发展城郊蔬菜生产,又要加大优势区域蔬菜基地建设力度;既要防止市场供应短缺,又要防止生产过剩;既要使菜价总体保持合理水平,维护消费者尤其是城镇中低收入居民的利益,又要不断优化结构,提高生产效益,增加农民收入。
3、坚持能力建设和机制创新并重。注重生产要素集成和资源整合,在改造升级原有生产基地的基础上,重点规划建设一批高起点、高标准的新基地,稳定提高产量,确保质量。进一步建立风险控制、产销衔接和市场预警机制,增强科技支撑能力,提高“菜篮子”产品生产、流通的规模化、标准化和组织化程度,促进“菜篮子”长期稳定发展。
4、坚持生产发展和环境保护相协调。积极推进生产方式转变,既重视生产能力提高,又重视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建设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农业,实现“菜篮子”产品生产可持续发展。
第三节 发展目标
未来十年我国人口数量仍处在上升期,随着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加快,商品菜需求量将呈现刚性增长趋势。2010年,我国人均蔬菜占有量为370公斤。据测算,到2020年,我国新增人口近1亿人,人均蔬菜占有量在现有基础上增加30公斤,蔬菜加工品增加1000万吨,届时我国蔬菜总需求量为58950万吨,比2010年增加8950万吨。满足消费总需求和新增需求主要通过提高单产和减少损耗解决。
1、保障市场供给。通过稳面积、增单产、调结构、降损耗,实现数量充足、品种多样、供应均衡,防止价格大起大落。全国蔬菜播种面积保持基本稳定,单产水平年均提高1个百分点以上,2015年达到2300公斤/亩,2020年达到2500公斤/亩以上;蔬菜损耗率年均降低1个百分点以上。
2、合理调整结构。在保障总量供求基本平衡的同时,进一步调整品种结构,优化区域布局,提高淡季供应能力。在品种结构上,根据需求适当增加叶菜类蔬菜;在区域结构上,逐步形成合理的运输半径;在上市季节上,提高淡季蔬菜供应能力。
3、提高产品质量。全面提高蔬菜质量安全水平,产品符合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和国家食品安全标准。2015年蔬菜商品化处理率提高到50%,2020年提高到60%。
4、完善流通体系。蔬菜批发市场、菜市场、社区菜店等市场网店逐步健全,功能进一步完善,产销关系更加紧密,逐步形成立足蔬菜主产区和主销区,覆盖城乡、布局合理、流转顺畅、竞争有序、高效率、低成本、低损耗的现代蔬菜流通体系。
5、增加农民收入。2015年蔬菜对全国农民人均纯收入贡献额达到1000元,2020年达到13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