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印发2023年全省小麦中后期管理技术意见的通知

   2023-03-30 山东省农业农村厅320110
核心提示:各市农业农村局:为扎实做好全省小麦中后期田间管理工作,努力夺取夏粮丰产丰收,近期我厅组织专家制定了《2023年全省小麦中后期管理技术意见》,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

各市农业农村局

为扎实做好全省小麦中后期田间管理工作,努力夺取夏粮丰产丰收,近期我厅组织专家制定了《2023年全省小麦中后期管理技术意见》,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参照执行。

山东省农业农村厅      

2023年3月29日      


2023年全省小麦中后期管理技术意见

目前,我省麦田基本处在起身-拔节阶段。小麦拔节以后即进入中后期生长阶段,正是产量形成的重要时期,也是麦田管理的关键时期。自小麦返青以来气温回升较快,前期部分受冻麦田恢复良好,全省大部分麦田底墒充足,丰产基础较为扎实。总体上看,全省小麦长势良好,但也存在以下主要问题和隐患:一是发生“倒春寒”风险增加。据气象部门预测,4月份将有多次冷空气活动,可能对小麦生长产生不利影响。二是部分地块表墒不足。今年2月份以来,我省平均降水较常年偏少,加之田间蒸发量增大,部分地块出现旱象。三是病虫草害发生隐患较大,防控形势依然复杂严峻。

针对目前全省小麦苗情特点,下一步小麦中后期田间管理要以“科学运筹肥水,保穗数、增粒数、提粒重,防灾减损夺丰收”为重点,因地因苗制宜,突出分类指导,切实抓好关键措施落实,确保夏粮实现丰收。

一、把握关键时期,做好肥水运筹

1.拔节期。坚持因苗分类管理,对前期没有进行春季肥水管理的一、二类麦田,以及返青期追肥量不足的麦田,均应在拔节期追肥浇水。要做到因地因苗分类管理,对于地力水平一般、群体偏弱的麦田,应在拔节初期进行肥水管理,以促弱转壮;对地力水平较高、群体适宜麦田,应在拔节中期追肥浇水;对地力水平较高、群体偏大旺长麦田,要坚持肥水后移,在拔节后期(倒二叶露尖)追肥浇水,以控旺促壮。一般亩追纯氮5~7公斤(尿素10~15公斤)。群体较大的高产地块,可在追施氮肥的同时,追施适量速效钾肥,提高植株抗倒性。

2.抽穗扬花期。对于墒情不足地块,酌情浇好抽穗扬花水,促进穗分化,增加穗粒数。此期浇水应特别关注天气变化,不要在风雨天气前浇水,以防倒伏。有脱肥现象的麦田,可结合浇水亩追纯氮2~4公斤(尿素5~8公斤),或者用1%的尿素加0.3%~0.4%磷酸二氢钾溶液进行叶面喷施,保证小麦籽粒正常灌浆,提高籽粒饱满度,提高粒重。

3.灌浆期。小麦开花期至开花后10天左右,若墒情适宜,则不必浇水;若墒情不适宜,应适时浇水并应控制水量,不宜大水漫灌。灌浆期间,通过一次性喷施植物生长调节剂、叶面肥、杀虫剂、杀菌剂等混配液1~2次,每次间隔7天~10天,起到防病虫、防早衰、防干热风,提高粒重的作用。

二、坚持绿色防控,抓好病虫害防控

1.防治条锈病。要全面落实“带药侦查、打点保面”防控策略,采取“发现一点、防治一片”的预防措施,及时控制发病中心。当田间平均病叶率达到0.5%~1.0%时,要组织开展大面积应急防控。可选用三唑酮、烯唑醇、戊唑醇等药剂防治。

2.防治赤霉病。坚持“立足预防,适时用药”不放松,小麦抽穗扬花期一旦遇连阴雨或连续结露、多雾天气,立即喷药预防;若气候条件特别适宜,隔5~7天再喷药1次。可选用戊唑醇、氰烯菌酯、咪鲜胺、丙硫菌唑等药剂防治。

3.防治白粉病。可选用三唑酮、烯唑醇、丙环唑等药剂进行防治。

4.防治麦蚜、麦蜘蛛。麦蚜可选用吡虫啉、高效氯氟氰菊酯、啶虫脒、苦参碱等药剂进行防治。麦蜘蛛可选用阿维菌素、联苯菊酯等药剂进行防治。

三、科学应对灾害,有效减轻损失

1.防“倒春寒”。小麦拔节前后发生“倒春寒”低温冷害,将导致小麦结实粒数减少,影响产量。在降温前及时浇水,可以防御或减轻“倒春寒”冻害。若发生冻害,要结合浇水每亩追施纯氮5公斤(尿素10公斤)左右,可及时喷施叶面肥和生长调节剂,促进中、小蘖迅速生长和潜伏蘖早发快长,减轻亩穗数和穗粒数的下降幅度。

2.防后期倒伏。由于前期部分地块播量偏大,茎秆纤细,后期存在着大面积倒伏的风险。对于发生倒伏的麦田,要采取以下措施进行应对。一是助力自然恢复,切勿人工绑扶。在小麦灌浆前中期,倒伏发生3~5天后,叶片和穗轴会借助植株自我调节功能自然翘起,无需人工辅助。对于降雨导致倒伏的麦田,可在雨后借助工具抖落茎叶上的水珠,减轻压力助其抬头。人工绑扶等辅助措施,会再次造成茎秆损伤或二次折断,减产幅度更大。二是防病防早衰,减轻次生危害。小麦倒伏后,白粉病等病害往往加重发生,同时倒伏导致茎秆和根系受损,影响籽粒灌浆。要及早喷施三唑酮等杀菌剂和0.2~0.3磷酸二氢钾等叶面肥,控制病害发生,增强光合作用,减轻次生危害,稳定粒重。

3.防干热风。在小麦扬花灌浆过程中发生干热风,可使小麦失去水分平衡,严重影响各种生理功能,显著降低千粒重,导致小麦减产。建议加强监测预报,在干热风来临前,结合小麦“一喷三防”及时叶面喷洒萘乙酸、磷酸二氢钾等溶液,可一定程度预防干热风,减轻灾害损失。

4.防烂场雨。籽粒蜡熟末期是小麦收获的最佳时期,此时易发“烂场雨”。要密切关注天气变化,提前进行机械检修,适时进行抢收,减少机收损失,确保小麦颗粒归仓。优质专用小麦要单收、单贮、单运,提高品质和效益。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新闻
  • admin
    加关注0
  • 全站广告征集中...
农民网会员注册登录
广告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
点击排行
农民网会员注册登录
广告
网站首页  |  VIP 特权  |  关于我们  |  客服中心  |  法律声明  |  版权隐私  |  隐私政策  |  网站地图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鲁ICP备12024634号-1  |  鲁公网安备370103020004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