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深入推进“互联网+农业”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2018-07-27 8300
核心提示:农业农村部副部长屈冬玉介绍情况国新办新闻局副局长袭艳春邀请记者提问吹风会现场文字实录  袭艳春:  女士们、先生们,上午好,欢迎大家出席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
  

农业农村部副部长屈冬玉介绍情况

 

 

国新办新闻局副局长袭艳春邀请记者提问

 

 

吹风会现场

文字实录

  袭艳春:

  女士们、先生们,上午好,欢迎大家出席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最近,国务院召开常务会议,讨论深入推进“互联网+农业”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有关情况。为了帮助大家更好的了解相关情况,我们非常高兴地邀请到农业农村部副部长屈冬玉先生,请他为大家介绍有关情况,并回答大家提问。出席今天吹风会的还有农业农村部市场与经济信息司司长唐珂先生。农产品加工局局长宗锦耀先生。下面先请屈部长做介绍。

  屈冬玉:

  谢谢主持人。女士们、先生们,新闻界的朋友们,大家上午好。

  很高兴和大家交流“互联网+农业”和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情况。感谢各位多年来对农业农村的关心和支持。

  屈冬玉: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互联网+农业”和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瞄准农业现代化主攻方向,提高农业生产智能化、经营网络化水平;加快信息化服务普及,降低应用成本,为老百姓提供用得上、用得起、用得好的信息服务。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要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入推进“互联网+农业”,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农业农村部会同有关部门和地方,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狠抓工作落实,强化政策制定,推动生产智能化水平提升,推进农业农村电子商务发展,健全完善为农综合信息服务体系,强化信息资源共享开放,加强农村地区网络基础设施建设。总的看,“互联网+农业”和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取得了初步成效。

  屈冬玉:

  6月27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听取了深入推进“互联网+农业”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情况汇报。会议指出,按照党中央国务院部署,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更大发挥市场作用,依托“互联网+”发展各种专业化社会服务,促进农业生产管理更加精准高效,使亿万小农户与瞬息万变的大市场更好对接,对推动农业提质增效、拓宽农民新型就业和增收渠道具有重要意义。会议强调,要加快信息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广泛应用,要实施“互联网+”农产品出村工程,要鼓励社会力量运用互联网发展各种亲农惠农新业态、新模式,满足“三农”发展多样化需求。下一步,农业农村部将按照国务院的部署,会同有关部门认真抓好贯彻落实,推进“互联网+”农产品出村工程,深入实施信息进村入户工程,组织全国农民手机应用技能培训,继续办好“双新双创”博览会,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在农村向深度发展,扩大农业物联网区域试验规模、范围和内容,建设重要农产品全产业链大数据,做好农业信息监测预警工作,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下面,我和我的同事愿意回答大家的提问。

  袭艳春:

  谢谢屈冬玉先生的介绍,下面进入答问环节,提问前请通报一下所代表的新闻机构。

  光明日报记者:

  2015年国务院曾经出台过一个关于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其中提出了关于创业创新和现代农业等在内11项重点行动,请问屈部长目前“互联网+”现代农业这一行动进展如何?在利用互联网发展现代农业,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上取得了哪些新的成效?谢谢。

  屈冬玉:

  2015年国务院出台“互联网+”行动意见以后,“互联网+农业”本身就是“互联网+”行动指导意见的重要组成部分,就是利用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农业的跨界融合,通过资源整合、信息共享和要素互联,创新基于互联网平台的现代农业新产品、新模式和新业态。党的十八大以来,农业农村部积极推动互联网在农业农村的应用,“互联网+农业”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

  一是“互联网+”发展环境不断优化,我们会同有关部门印发了《“互联网+”现代农业三年行动实施方案》,28个省市出台了“互联网+行动实施方案”,都将农业作为一项重要的内容,每年举办一次“互联网+”现代农业会议,特别是党中央国务院批准了2017年在江苏由农业农村部和江苏省人民政府举办新农民新技术创业创新博览会,这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对此项工作的高度重视,也带动和引领了各个省对这项工作的关注和重视,今年11月中旬将在江苏继续举办“双新双创”博览会,也欢迎大家多多关注。

  屈冬玉:

  二是互联网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不断深化,农业转型升级成效显著。最近几年我们组织了9个省,开展农业物联网区域试验,发布了426项节本增效农业物联网产品技术和应用模式。2017年启动实施了数字农业建设试点,前不久,成功发射了首颗农业高分卫星,现代农业技术在轮作休耕、监管、动植物疫病远程治疗、农机精准作业等方面发挥了明显作用。小麦联合收割机等大型收割机都安装了GPS或者是北斗卫星系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棉花大田种植中,集成应用了物联网技术,综合应用效益每亩增加210元。

  三是农业农村电子商务快速发展,新业态蓬勃兴起。在14个省市开展了农业电子商务试点,探索鲜活农产品、农业生产资料、休闲农业等电商模式,在428个国家级贫困县开展电商精准扶贫试点。2017年底,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已累计支持了756个县,2017年农村网络零售额达到了1.25万亿元,农产品电商正迈向3000亿元大关,带动就业人数超过2800万人。

  屈冬玉:

  四是信息进村入户工程实施范围扩大,农村信息综合服务能力不断提升。在全面总结12316经验做法和试点的基础上,2017年开始在18个省市开展整省推进。目前,主要是建设益农信息社,提供公益服务、便民服务、电子商务和培训体验等服务,打通城乡数字鸿沟,目前有20.4万个村已经建立了益农信息社,这在全世界都是史无前例的,占了全国行政村的三分之一,预计未来两三年在各部门和各地方政府、农业部门的共同努力下要在80%以上的行政村建立益农信息社,这对农业农村的信息化是革命性的,也是最大的基础工程。

  屈冬玉:

  特别是近三年对农民应用手机进行了培训,手机更重要的是作为新的生产工具,在农民手里不仅仅是生活资料,更是一个生产资料,可以了解外边的世界、市场的需求和新的技术,还可以通过互联网远程诊断动植物疫病病害,所以它是“新农具”。汪洋同志要求我们,要加强对农民手机应用的培训,这个事看似很小,但是影响深远。所以几大电商,包括中国电信、中国移动几大国字号的电信企业都高度重视和支持,我们还要加大工作力度。

  屈冬玉:

  五是信息资源共享开放不断深化,数据价值开始显现。农业农村大数据是海量的,天文数字,基础比较弱,所以我们要通过数据的收集、整理、开发、利用,提供权威的政务信息服务,提供管用的商务信息服务。农业农村部引领在全国建立四大平台,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农兽药基础数据、重点农产品市场信息、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信息直报,目前组织了21个省市开展8种主要农产品大数据的试点,完善监测预警体系,每日发布农产品批发价格指数,这是从部里的层面做的,每月发布19种农产品市场供需报告和5种产品供需平衡表,逐步实现用数据管理服务、引导产销。

  六是网络基础设施建设不断优化,“互联网+农业”支撑条件明显改善。在国务院要求下,有关部门深入实施“宽带乡村”工程,持续推进农村地区电信普遍服务,农村互联网基础设施条件明显改善。2017年底,全国行政村通宽带的比例达到了96%。所以,在信息化互联网领域,相对来说,城乡差距还是比较小的,每百户农民手机拥有量超过300部,但是很多农民把手机当作通讯工具,并没有作为互联网工具。手机的应用案例和行业都很多,在不同的行业如养殖业、种植业、产后加工,全产业链的方面都得到了应用。

  总的来说,时间比较短,不到三年,取得的进展是可喜可贺的,但我们也知道,面临的任务是异常艰巨的,特别是与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期待和要求有很大的差距,这也是我们今后努力的方向和目标。

  中国日报记者:

  屈部长,刚才您简单提到了“互联网+”农产品出村工程,我想请您介绍一下,下一步将从哪些方面着手推动?

  屈冬玉:

  “互联网+”可以加很多,但加农业农村,里面还有很多不同的事项,但当务之急是互联网+农产品营销,就是农产品出村。现在传统的电商,通过互联网把大量的工业品、消费品输送到农村,对活跃农村的物质供应,生活方便发挥了很重要的作用。但是对于农业农村部来说,对于乡村振兴的大业来说,最重要的是要帮助农民,把优质合格的、有特色的农产品出村,卖到城市来,就是所谓的农产品上行。

  第一,农产品出村上行,这次国务院常务会作为重点,要求我们会同有关部门出台政策,包括农产品的质量安全可追溯,标准化,还有分级包装,冷链物流,要确保农产品出村,出得来,出得好,而且出得好价钱,所以出村工程是为了乡村振兴、产业振兴和农民致富。我们会同有关部门尽快出台农产品出村工作的指导意见,解决农产品产销对接的问题,这也是中央领导一直关注的贫困地区农产品产销的问题,而且不仅仅是贫困地区,还有各地特色的农产品。中国未来30年还是小农大国,怎么对接大市场,互联网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和手段,这是一个手段,一个平台,所以我们要配合出村工程,来帮助贫困地区、其他有特色地区的农产品和亿万小农这三个层面来对接大市场,不仅仅是中国的大市场,甚至是国际大市场。

  第二,做好全产业链,“互联网+农业”首先是农业的数字化,传统产业要实现数字化处理,然后才有可能打造数字农业,所以全产业链包括产前、产中、产后,也包括产地环境的数字化。

  第三,抓能力建设。能力建设包括管理能力,全国农口的科研教学,农民应用使用信息化的能力,包括和物联网、信息化应用相关的硬件基础设施建设。还有其他非农部门,我们也希望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领导下,加大对农业农村的支持和关注,这也很重要。要加大农村基础设施的建设,尽管我们说在互联网领域城乡差距相对其他来说差距比较小,但是数字鸿沟的差距是现实存在的,所以,怎么把先进的信息技术和设备应用到农业农村去,我们部里前几年总结海南、四川的经验,搞互联网小镇的建设,把一个小镇,依托他的特色产业和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农旅结合,让当地的农民和居民过上互联网式的生活,到了那个小镇可能是wifi全覆盖,所有的特色农产品是可追溯的,你想要买当地的土特产可以物流直接配送,不用消费者大包小包往回搬了。

  所以我们要做的工作很多,总而言之就是围绕乡村振兴的20字方针来开展我们的各项工作,布局互联网+农业、互联网+农村事务管理,以及农村发展有关工作。

  经济日报记者:

  刚才屈部长提到信息进村入户工程的实施范围不断扩大,想问一下,这项工程对于缩小城乡数字鸿沟,促进农民增收起到了什么作用,下一步我们将从哪些方面继续推进这项工程?

  屈冬玉:

  信息进村入户在中国18个省已经全铺开了,下一步将面向所有的省和村。具体问题请农业农村部市场与经济信息司唐珂司长介绍。

  唐珂:

  城乡差距和二元结构的一个重要体现就是城乡的数字鸿沟,我们针对这一难点和痛点,在总结12316三农信息服务热线经验基础上,实施了信息进村入户工程,并且把它作为发展现代农业的重大基础工程,也是重大民生工程来对待。2014年我们开展试点,2017年中央1号文件规定,要全面实施信息进村入户工程,并且整省推进。到目前为止,已经在18个省开展整省推进,效果非常好,覆盖面不断地扩大,功能不断地拓展,作用凸显,效果显著,也深受基层干部群众的欢迎,成为农业农村信息服务的突破口。具体来讲有四个方面的作用:

  一是把服务资源聚集在一起,有效满足农民群众的生产生活需要。我们调研中了解到,从乡镇、县里延伸到村的各种服务达到了四五十项,这些服务完全可以在一个平台上解决,所以集聚各类服务满足农民群众的多种需求,做到进一个门,办百样事,像农民购买车船票、交水电费、小额提现、招聘应聘等等各种服务都可以在这个平台上办,成为农业技术的传播点,农村信息的采集点,农民生活的便利点、农产品上行的起始点和基层政府与农户的联系点。

  二是线上线下结合,有力带动农业转型升级发展,实际上就是把互联网的技术与农业的生产、经营、管理、服务深度融合,就是刚才屈部长讲的互联网+农业,带动传统农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

  三是构建农村双创平台,提供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益农信息社就是带动、发动当地乡亲们创业创新的一个重要平台。益农信息社的带头人和信息员带动能力很强,有的是带动一方百姓致富奔小康,有的是直接组织各种培训、电商、双创,比如江西,我们了解到他们的很多益农信息社承担了当地行政服务中心的职能,营造了良好的营商环境和双创环境。

  四是有效改善乡村治理。乡村的地域非常广阔,信息进村入户工程通过省为核心,市县为纽带,村为节点的体系,建立起覆盖人民群众、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连接涉农部门的农村信息服务网络,不仅是经济活动、社会管理而且政务管理都能延伸到村里面,所以能够有效改善乡村治理。

  下一步,农业农村部将会同有关部门重点做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一是加快益农信息社建设,确保到2020年覆盖全国80%以上的行政村。二是强化村级信息员选聘培训,坚持有文化、懂信息、能服务、会经营标准和原则,优先从返乡下乡人员和有志于从事信息服务的农村青年中选聘信息员,开展培训、提升能力。三是健全完善建设运营机制,调动企业等社会力量参与积极性,实现可持续发展。四是加强部门合作,集聚涉农信息资源,建设公益服务平台,提升益农信息社服务功能和水平。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记者:

  我的问题和农产品有关,我们知道农产品滞销卖难这些年来一直困扰农业发展和农民收入增加,请问利用互联网解决农产品滞销卖难的问题上,农业农村部已经做了哪些工作,下一步还有哪些具体的措施?谢谢。

  屈冬玉:

  刚才我提到了农产品卖难的问题,农产品大多数是鲜活农产品,所以农产品卖难,在全世界都是重要话题。但并不能因为有困难就无所作为。农产品标准化、分级预处理是实现交易的前提条件。所以农业农村部,多年来首先抓了农产品批发市场,包括城市的批发市场和田头市场的建设,这个已经很多年了,市场化基础设施的能力大大加强,批发市场标准水平越来越高,这是有目共睹的,产地批发市场全国各地有很多,都是有冷链、预处理、分级包装。最近几年,农业农村部牵头,就是你有了分级预处理能力以后,怎么让消费者知道,所以要营销,2001年开始,国务院批准每年搞一届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已经办了16届,今年在长沙,还要继续办,规模越来越大,影响越来越强,这是大的综合的。还有一些专场的,最近三四年,弄了150多场专场的推介。上个星期,为解决贫困地区农产品产销对接的问题,我们策划了一系列的活动,上周搞了首场的现场对接活动,签约54亿,这54亿是实实在在的。总采购金额达到了127亿,采购量252万吨,得到了新闻界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宣传,对贫困地区是这样的精准扶贫。同时,利用电商推介各地特色农产品。电商的动员能力快,精准,同时开辟了一些扶贫的频道。很多媒体包括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央电视台,还有各地的频道,开展了很多宣传工作。这次国务院常务会议明确要求我们,专门实施互联网+农产品出村工程,这是一个很重要的方面。

  还有,我们要开展农产品品牌建设。前不久,农业农村部常务会议已经审议,上周已经对社会发布了,要加强农产品品牌建设,分三个层面,一是区域品牌,每个区域的文化、自然和历史等条件不同,区域品牌是不一样的。二是企业品牌,各个龙头企业、大公司利用现代科技、现代标准、现代营销手段构筑起来的企业品牌,所谓的百年老店。三是产品品牌,一说章丘的大葱,就是最著名的,既是产品品牌又是区域品牌,还有定西马铃薯,还有贵州的都匀毛尖茶叶,这些都是区域品牌。所以,加强农产品的品牌建设是解决产销对接的重要方面。

  还有创新,科技创新、市场营销的创新和管理的创新,特色农产品如果没有技术含量、没有标准、没有管理的创新和市场营销的创新,在激烈的竞争中是没有优势的,因为现在我们是全球最开放的农产品市场,消费者享受了全世界最优质农产品的同时,对我们国内农业特色农产品的发展带来了不小的压力,我们必须面对这个压力。中国的开放会越来越大,不可能关起门来搞农业,5千年来我们是自给自足的农业,现在是开放环境下的国际化的,统筹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的农业,这是我们现代农业人包括管理生产和科技人员必须面对的挑战,只有过了这一关,中国的农业农村现代化才能真正迈上新的台阶。所以我们要抓住互联网弯道超车的机遇,构建新型经营主体、小农户与大市场有机衔接的方式。为什么党中央、国务院重视“互联网+农业、互联网+农村”,因为小农户生产方式,通过互联网组织起来,来推销特色农产品、优势农产品,这是最经济、最方便、最有效的,这就抓住了要害。所以我希望新闻界的朋友,多为我们农产品的有效生产、有效对接,推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共同努力,谢谢。

  中新社记者:

  刚刚听屈部长的介绍,确实感觉“互联网+”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方面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一二三产业融合也涉及到其他方方面面的工作,能否请您具体介绍一下,农业农村部在推进产业融合方面还有哪些具体措施?

  屈冬玉:

  “互联网+农业”大的目的是促进乡村振兴,具体来说就是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不是简单的“1+2+3”,所以互联网是一个很好的手段和平台。下面我们请宗锦耀同志详细回答。

  宗锦耀:

  这个问题很有针对性,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是党中央、国务院做出的重大决策,也是“三农”政策理论的创新和发展。过去就农业抓农业,种养业搞种养,没有把加工、流通、销售等联起来,这是不行的,要全产业链、全价值链打造,使农业不断增值、增效,农民增收。我认为,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有四方面意义和作用:可以构建现代农业的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可以促进农民持续较快的增收,可以培育农村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的发展,可以推动城乡融合发展,总之,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可以推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增强农业农村的新动能。

  “互联网+”具有互通互联,连接万物的作用,刚才说是新农具、新工具、新设施,连接人、连接商品、连接市场、连接万物,可以利用市场需求和消费信息来引导生产、加工、流通,增强一二三产业的互联互通性,还可以把“互联网+”的理念、技术引入到农业,推进农业与其他产业深度融合,打造农业农村经济的升级版。2017年,我国的农产品加工业产值达到22万亿,休闲农业、乡村旅游营业收入达到7400亿,各种创意农业、分享农业、众筹农业、电子商务等新业态、新模式层出不穷,不断挖掘了农业的多功能,让农民分享增值的收益,这些都是“互联网+”催生出来的。

  近年来,农业农村部积极贯彻中央的决策部署,深入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从2015年开始,我们组织实施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补助政策,到目前为止,已经累计安排了121亿资金支持融合发展项目,现在农村融合发展呈现出多模式推进、多主体参与、多利益连接、多要素发力、多业态打造的新格局。

  下一步,农业农村部要继续实施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推进行动:一是落实政策引导融合,推动落实财政、金融、税收、科技人才、用地用电等这些扶持政策的落地生效,扶持一批县、乡镇、村,发展农村的融合发展先导区、示范园,培育融合发展的一些企业主体。二是创业创新促进融合,鼓励农民工、大专院校毕业生、退役士兵、科技人员等返乡下乡创业创新。国务院曾经出台过支持返乡下乡人员创业创新的八个政策大礼包,前年也在这里举行过新闻发布会发布政策措施,推动创业创新。三是发展产业支撑融合,围绕现代农业和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鼓励发展种养业、加工流通、休闲旅游、电子商务、健康养老、养生等产业,构建乡村产业体系,促进产业兴旺。四是完善机制带动融合,我们要引导企业和农户通过订单农业,入股分红,特别是要采取股份合作制、股份制等形式,来完善利益联结机制,让农民合理分享里面的增值收益,形成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五是加强服务推动融合,为企业提供政策咨询、融资信息、人才对接等服务,力争到2020年,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主体规模不断扩大,产业链不断延长,价值链明显提升,供应链加快重组,企业与农民的利益联结机制更加完善,模式更加多样,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体系初步形成,为实现乡村振兴提供有力支撑。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新闻
  • admin
    加关注0
  • 全站广告征集中...
农民网会员注册登录
广告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
点击排行
农民网会员注册登录
广告
网站首页  |  VIP 特权  |  关于我们  |  客服中心  |  法律声明  |  版权隐私  |  隐私政策  |  网站地图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鲁ICP备12024634号-1  |  鲁公网安备370103020004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