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则通知在医药圈惊起波澜一片:天猫向入驻天猫医药馆的商家发送了《关于药品类目紧急管控措施的通知》,通知称,天猫医药馆将按照河北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通知,积极配合停止第三方平台药品网上零售业务。
这次被叫停的不止天猫一家,目前国内仅有的3家持“A证试点”的互联网第三方药品网上零售试点平台——95095平台、广州八百方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和1号店,陆续收到相关部门通知,暂停药品销售业务。这意味着“互联网第三方平台药品网上零售试点”将被全面叫停。突如其来的一纸文书让曾经大受追捧的网上售药模式前途未卜。
政策忽左忽右难把控
2014年5月,食药监总局发布了《互联网食品药品经营监督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首次提出将允许网售处方药。但两年过去了,这一政策仍未落地,销售非处方药的天猫医药馆却被叫停。
根据食药监总局的规定,在我国从事互联网药品交易的企业需要取得该局颁发的《互联网药品交易服务资格证书》,截至2015年12月31日,全国累计共有517家企业拥有证书。
第三方平台药品网上零售试点被全部叫停意味着平台企业对药品只能展示,不能销售。医药电商利益格局被打破,不仅对希望重建医疗销售行业新秩序的平台来说是个打击,也让持证的医药电商企业猝不及防。
兽药电商们背后感觉凉凉的
类似于医药第三方平台的问题在兽药中同样存在,医药第三方平台目前的遭遇不免让兽药平台感到“凉意”。近些年来兽药市场规模增长迅速,2015年我国兽药市场规模达到700亿元以上。伴随着“互联网+”在农牧行业的推进,兽药电子商务呈现爆发式增长。养殖户不仅可以在淘宝、京东这些传统电商平台上直接购买兽药,同时还涌现了一大批包括大华农、鲁抗医药、江西小牧人、猪E网等参与兽药电子商务的企业或第三方平台。
面对爆发式增长的医药电子商务,国家对于医药电商的政策却相对滞后。不管是人药还是兽药,网上卖药一直被监管单位视为“不可控”的交易。互联网电商的跨地区性增大了监管难度,如果没有一套好的监管体系,会使得假药盛行,最终危及消费者的健康。
2014年3月1日起正式施行的《兽用处方药和非处方药管理办法》根据兽药的安全性和使用风险程度,将兽药分为兽用处方药和非处方药分类管理。兽用非处方药是指不需要兽医处方笺即可自行购买并按照说明书使用的兽药。而兽用处方药必须凭拥有专职执业资质的兽医处方笺才能购买和使用。规范处方药管理对线下兽药经营起到一定的规范作用,也会进一步倒逼兽药电商合规化,但的确还没有关于兽药电商的具体政策规定。遇到问题谁来负责目前仍没有理清。
监管真空并不一定是好事
兽药电商目前处于政策真空地带,对于新事物监管部门采取了边走边看,摸石头过河。第三方平台一路高歌猛进,很容易触动到监管者的神经。
在今年央视3.15晚会上密集曝光“饿了么”监管不严、淘宝刷单产业链、二手车交易平台价格欺骗等一系列互联网平台问题后,平台监管引起了从消费者到高层监管者的重视。
不久前,农业部副部长陈晓华在《创新手段加大力度扎实做好农资打假和监管工作》一文中指出,要高度重视互联网领域违法违规行为,规范互联网农资经营,组织开展网络打假专项行动。农资网络售假行为将给农业生产带来极大的安全隐患,且农民的分辨能力有限,农业执法部门的监管责任就越发重大。线上售假行为是线下制假、售假行为的缩影,农业部门对线上部门的严格监管,也将推动线下打假行动的开展。做好线上线下的联动监管工作,一方面确保农民的增产丰收,另一方面为食品安全设置了一道坚固的防线。
电商本身是个好事情,其减少了中间流通环节,让利于终端养殖户,是大势所趋。但兽药既不是食品,也不是普通的生产资料,它关系到动物防疫与食品安全。未来兽药电商肯定会纳入政府监管,兽药电商平台在畜牧行业中爆发之前,必须有相应的监管和行业准则作保证,否则哪怕你今天做得红红火火,说不定明天就会面临洗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