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正常和传统大叔沟通时,才讲互联网思维,因为他们不懂,但在面对研习社的学员时,我都觉得我再讲互联网思维是陈词滥凋,因为在场很多都已经天天在接触学习。很多人没有干过互联网,却写出“互联网+”的书籍。我本质上是一位产品经理,可以分享我做产品的心得。
最近互联网有些阿猫阿狗还没成功,就开始宣讲成功。很多人以为决定公司成败的是:技术、创意、营销、融资等等,最后却发现是:时机。时机对了是先驱,时机错了是先烈。成功是偶然,失败是必然,我们很多人会在失败上犯同一个错误,如果能了解别人的产品如何失败,吸取教训后,就能在自己做产品的时候去避开浅滩暗礁。中国企业家成功后都喜欢谈过去有多高瞻远瞩、运筹帷幄,全部都是计算之中。其实,小米第一款产品就出3万台,后来的成功也出乎雷总的意料。
最近大家都在谈“互联网+”,连卖面膜的、搞微商的、做传销的,也都在做“互联网+”培训。其实,我认为互联网有两种使用的方法:“+互联网”、“互联网+”。很多传统行业希望跟互联网结合,做法就是“+互联网”,把互联网当作是一种术,比如我在互联网开个店卖东西、做广告、用云服务器,这些做法我都管它们叫“+互联网”,没有改变行业和产品的本质,只是利用互联网变得更有效率了,这是传统行业转型互联网最简单的方式。这些都是在利用互联网,不在我们今天的话题之内,包括当下中国人很多人谈工业4.0,仅仅是从狭义的理解,让工厂更加自动化,用互联网连在一起,共享到云端,加强和客户的联系,其本质还是“+互联网”,做加法,不会产生爆炸性的指数级的变化。
“互联网+”是用互联网的哲学、思维去指引产品,或者指引传统行业改变体验、改变用户看待产品的方式、改变连接方式、改变商业模式,产生资源的重新配置,产生化学或者核反应的效果。很多人分不清“术”和“道”,真正的道是用互联网思想指导你如何做产品、建立商业模式,互联网的形式不重要,最重要的是理解互联网的核心。
微信为什么颠覆了运营商?因为它改变了我们和运营商之间的关系。它解决了每个人连接的问题,也解决了群体的问题,包括公众号的创新,这是facebook都没有的创新,这是一项中国互联网非常大的创新。PC时代为什么没有这么大的能量呢?因为它只是把工作连接起来,把电脑连接起来,它只是改变信息传播的方式。
移动互联网则不同,有一种是手机互联网。它是你身上的新器官,除了你睡觉,其它时间的手机已经长在你手上了,手机是人类发明的物件里面跟人关系最紧密的。今天我可以没收你任何东西,但是没收你手机,你就要拼命了。手机基本上已经把每个人连接在一起,在线时长远超PC,十几个小时都是正常。手机是移动设备,把人连起来之后,网更大了,产生了更多的信息。微信为什么牛?因为真正把人连在一起。
正因如此,今天有两种思路做创业和产品,一种是站在过去看现在,一种是站在现在看未来。我们老喜欢总结,这是站在现在看过去,有案例和数据可以分析,但是问题是:这些案例和数据已经过去了。当你要创业、创新的时候,你一定要去做未来的事情,未来的事情有两种:要么别人没做过,要么同样的事物换一种别人没想到的方式去干。你只要做一件大家今天都不看好、但可能明天后天会起来的事情,你才可能会成功。
未来有两个趋势,一种是IOE(万物互联),或者有人叫它O2O,也就是用互联网把很多服务业进行改造。还有一种趋势是IOT(物联网,物体组成的因特网),把很多物理器件都变成智能设备,和云端连接在一起,也就是你今天看到的东西都能被智能化、移动化、云端化,即万物互联。每个设备都是智能的,采集数据,做出判断,然后在云端汇总成大数据,形成结果,又反馈到智能设备。
今天,手表、眼镜都可以是手机,汽车就是4个轮子的iPhone。谁说5年之后手机还是这个样子呢?你可以想想,今天所谓的车联网,真的需要在车里把手机打开吗?车本身就是智能系统,可以和你对话,有全套的通讯系统。你回到家里,家里到处都有智能设备,冰箱、空调、杯子等。一个重新发明轮子的时机到了,我们过去经常说:“不要发明轮子,也就是重新利用现有的结果。”今天,也许你可以重新发明轮子,你不能把圆的变成方的,但是你可以让它智能,可以和汽车相连、和轮胎厂商相连,GE(通用电气公司)有卖航空发电机,它现在用智能设备记录发动机数据,然后汇总到GE总部,通过大数据告诉航空公司。
很多传统企业老板心中只知道客户,不知道用户。传统行业的产品业务很复杂,商业模式特简单,因为无论它有多么眼花缭乱的业态和组织结构,都是为了把产品卖出去。他们说:“客户是上帝,客户永远是对的。”如果企业心中只有客户的概念,是转型不了互联网的,他们和客户的关系不深。但是什么是用户呢?用户的特征是:不见得掏钱给你、经常性地使用你的服务和产品、直接和你连接、定期地跟你有交互,这些才是用户的条件,做客户容易,做用户难。而互联网刚好相反,产品简单,商业模式特别复杂,它要不断找到挣钱的方法,所以产品不断地推演。当你要做互联网的时候,你有了用户,后续的牌都可以打,用户至上。没有用户概念,如何去连接?没有用户,所有的连接和大数据都是空谈,也无法建立商业模式。很多人一上来就说,在互联网里面怎么赚钱?没有钱是万万不能的,但是刚刚上来,你就想挣钱,就想做客户,而没有用户的话,谈互联网思维都白谈。你到底是拥有用户关系,还是客户关系?
这是一个巨大的变化,一方面你不挣钱,然后每天还要和用户发生很多的关系。很多传统企业只会做一些小变化,只是增加了跟客户的互动,本质还是没有改变。那么,为什么要把客户转成用户呢?你只有拥有了用户,才能往后走,没有用户,哪来粉丝?有了用户的参与感,社群才能做起来。未来,你都会成为服务业的企业。很多人赞叹特斯拉的电池,还有iPad,其实特斯拉最本质的革命都不是这些,而是它改变了车厂和消费者的关系,每个买车的人都是它的用户。但是在传统4S店,你把车拉走后,你和它还有关系吗?特斯拉就是手机,它时刻把厂商和用户连接着,可以推出各种服务。
传统的思维是:我提供某种服务,就要收费。但是,微信提供免费的通讯服务,每年还要投入大量资金,它虽然没有找你收费,但是它在上面做什么不好呢?未来,腾讯在微信还能做更多的事情,所有你想到和想不到的,都可以做。大家想想,你今天无论是传统公司转型互联网,还是传统行业和互联网结合,或者你进入互联网创业,你都要去解决你的第一步。
对于很多大企业,你要忘掉你原来的商业模式,忘掉原来的产品线。现在有很多产业专家,都是马后炮。我没有办法给你提出一个厚厚的战略,如果有人给你一份未来5年的战略,你就把他轰出去。我看过很多企业不缺人才、不缺资金,就缺用户。无论行业大佬,还是小创业者,你要做的就一件事:找到一个产品,用这个产品吸引用户。我是产品的原教旨主义者,没有产品的用户,都是耍流氓。今天,我们谈到了用户,你想获得用户,你一定要做一个产品。
我们讲“体验为王”、“免费时代”、“颠覆式创新”,都是围绕着产品来讲的。什么叫体验呢?超出预期的情感冲击。朋友圈,大家经常都在晒体验,如果都是美好生活,也是超过预期的情感冲击。海底捞的很多段子,也是来自超预期体验,体验的基础是什么呢?产品!体验是第二,它增加黏性,找到用户的刚需和痛点。
很多产品,没有瞄准用户的刚需,解决的不是痛点,又或者用户没有需求,做出了伪需求。做产品最大的陷阱是伪需求。还有,有些产品不是痛点,而是痒点。痛点是让你坐立不安,任何伟大的战略都是从小点开始切入的。战略就是找到用户的痛点和刚需,然后去解决它。
所有的战略都要归结成从用户角度出发。这个痛点可能不是那么起眼,但是一定要对用户有价值。今天的小米手机做得相当成功,还做了公仔、充电宝等等。很多人做手机,言必谈生态链,但是你想想用户,他买手机是冲着生态链买的吗?小米最早做起来的原因,才是破局最重要的点。今天换成你手上有6000万用户,你也知道可以卖充电宝,最关键的是,小米刚开始解决的是不是最刚需的东西?在所有的硬件里面,最刚需的就是手机,每天都在用,使用频率最高。那么什么是痛点?痛点就是使用好产品,不用再卖肾了。小米说:“我是全球手机最快的,但是最便宜的。”所以,你们在分析很多公司的时候,不要分析它今天成功之后做了什么产品,而是要看它第一个产品是怎么做的,这种产品分析才有价值。
做产品能不能做好,完全取决于你能不能从用户角度出发。你一旦能从用户角度出发看问题,你就能发现很多你意识不到的问题。很多人在日常生活中,是一个优秀的用户,但是当他自己做产品的时候,突然就变了一个人,认为自己要教育用户,认为产品就应该是这样的流程。所以,在当年的PC时代,软件确实难用的话,可以会出来一些技术书籍,或者培训班,但是今天,用户早就把你抛弃了。好的产品要使用简单、交互简单,学会用两三句话,就能让用户明白怎么用。
再牛的产品,如果你不能用两三句话说明白,用户就不会用你的。在面对很多用户的时候,只有两三句话的机会。如何让你的用户对你的产品一见钟情呢?你不要给你的产品想着无数的功能,如果你连最基本的点都不能打动用户,何来体验和用户的参与感呢?脱离了需求,谈材质、工艺、APP都是错的。
先用一个免费的产品连接用户,这些人可能不是你的客户,但是你可以依赖用户产生价值。免费不是一个忽悠人的模式,它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建立用户的模式。免费商业模式有一句话:羊毛出在猪身上。
今天,所有的人都可以成为产品经理。原来产品、市场、传播是分开的,今天做市场的人,自己首先要做成半个产品经理。今天,一篇写得非常好的稿子,可以刷遍朋友圈,别人愿意为你转发,因为有共鸣,它一定了解用户的心理。今天一个好的产品经理都得学会发微信、发微博,如果他不能简单地向用户表达,就不能吸引到用户。如果你的传播是编造的,不是真正让用户产生共鸣,那么做得再好,也是昙花一现。做产品,我最大的心得是:学会用小白模式、傻瓜模式、同理心做产品,设身处地从用户角度去设想。为什么你写的文案别人看不懂?因为你想把你的想法灌输别人,没有人喜欢被教育。
我不是一个手机专家,但我更懂用户心理。用户的心理,和技术无关。判断产品的依据,不是比谁职位高,而是从用户观念去输出。对产品经理一个功力的重要考验,就是有没有观察用户的行为。我今天依然坚持看用户的吐槽和私信,这样才能保证你接地气和手感。其实,用户的想法和我们完全不一样,对于一个产品经理来说,在一个行业呆久了,就失去一种对用户的理解,知识越多越反动。
很多做软件的人做硬件的时候,都忽略了一个事情:用户买回家后,一般很少替换,不会像软件一样随意卸载,硬件的“颜值”就特别重要。360的路由器做得很成功,为什么我们要把路由器做成金属砷呢?有的会做成玻璃砷,当普通人提到玻璃的时候,会想到杯子、玻璃窗,这些会给你高档的感觉吗?在用户心理,金属永远比玻璃更贵重、更有档次。那么,不锈钢、铝合金、钛合金哪个更高档呢?手机追求把持感,但是路由器不一样,它是一个家电设备,不能太小。我们的产品看起来像200多的东西,其实就80多块的定价。很多东西在定价的时候,用户是会有参照对比的。超过100元,绝大多数用户是不会买路由器的,所以决定了我们的定价不能超过100元。产品经理认为很多用户为了美观,打算拒绝外置天线,认为天线是增加成本,但是人们的常识是两根天线,你要让用户接受你没有天线,或者一根天线,他们会接受吗?体验是要能让用户感知到,为了让体验被感知,我们把名字定义为“大户型路由器”。苹果公司定义的体验,就是让你在拆包装的过程中都是体验,用户体验的基本原则是他自己想多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