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所以说今年要把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放在很重要的地位,是基于建设现代农业的要求目标是一致的,也和当前农业农村面临的突出问题直接相关。当前的农业农村,最突出的就是三个问题:第一,农业的生产成本不断上升,成本上升就会导致价格不断上升,价格上升就会面临第二个问题,主要大宗农产品价格现在已经高于国际市场,这就构成了很大压力。第三,长期以来,人多地少,为了吃饱饭不得不追求粮食产量,对农业资源给予了太大压力。解决这三个问题才能保持农村农业发展,所以必须要转变农业发展方式。”
判断现代农业的发展形势有两个关键指标,一是农业生产,二是农民收入。在国民经济新常态,经济增速放缓的背景下,国家对农业生产的投入和农民收入增长的潜力,会不会受到影响?陈锡文说:惠农政策绝不会削弱,支农资金绝不会减少,农民增收还有潜力!
“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非常明确地作出了回答,他说财政再困难,惠农政策也只能加强,不能削弱。支农资金只能增加,不能减少。国家绝没有到了增加农业投入拿不出钱来的程度。除了财政投资之外还要通过改革创新,还要通过科技创新,通过一系列的具体办法来增加农民的增收。除了要发展农业让农民增加收入之外,还要依靠现在这个阶段的特征,通过工业化、城镇化的带动,让更多的农民能在非农产业中有就业的机会,有更好的收入。”
我国经济新常态的影响全面而深刻,只有主动适应新常态,农村经济才能实现持续健康发展。其中土地问题作为“三农”工作中的重中之重,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审慎开展农村土地征收,集体的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和宅基地制度、集体产权制度等等改革工作。关于农村土地流转,陈锡文认为,我国土地流转工作正在稳步推进,但是是否流转要让农民自己决定,避免拔苗助长。
“我们现在要避免的就是随便瓜分,避免通过行政手段强制推行,因为农民流转土地一定有自己的考虑,如果他觉得自己务工经商有更好的收入,愿意把土地流转给别人,那可以。如果他没有更好的收入,你强制他流转,某种程度就剥夺了他的权利。所以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稳步突进,我们要对土地的流转给予相应的法律保护和制定相应的政策,让农民自己去做选择,在这个基础上,一定会逐步扩大土地流转,逐步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反过来如果拔苗助长,反而会生出你不想要的那个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