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电商营销 未来有何新招

   2015-02-13 3250
核心提示:  既能出国,也要下乡;高大上起来进得了纽约时代广场,接地气下去能涂遍农村的红砖墙。这是京东的一条官方微博。觊觎农村市场的并不只有这家400亿美元市值的电商巨头
   “既能出国,也要下乡;高大上起来进得了纽约时代广场,接地气下去能涂遍农村的红砖墙。”这是京东的一条官方微博。觊觎农村市场的并不只有这家400亿美元市值的电商巨头。淘宝早在去年就已发声,“生活要想好,赶紧上淘宝”的标语早已刷上了农家墙壁。随着城市互联网红利的消失,巨头们开始纷纷抢占农村互联网市场。作为立国之本的农业正悄然发生着变化,农产品电子商务已成为营销的新模式。
 
  伴随电子商务的介入,引领农业向着专业化、市场化、标准化、品牌化迅速转变,很多农企领导者也在思考:随着农业企业的不断壮大,如何把握营销新机遇,才能使农业更加焕发出新生机?
 
  农业+电商:

  科技融合推动产业变革
 
  电商渠道推动着农业产业链的发展,很多人会觉得农业、农产品比较土,缺乏时尚与性感味道,算不上高大上。电商却神奇地将农业与高科技紧密结合,让农产品变得性感,让农企变得更有魅力。这也是企业价值的体现。
 
  志起未来服务过的宁夏百瑞源公司的六月红枸杞,就是一个土特产实现华丽转身、完美逆袭的典型。15天销量10000盒,造成了断货,更创造了奇迹。
 
  有过生活阅历或者经常服用枸杞的人都知道,现在一斤枸杞的零售价一般来讲是20元左右。一顶天红却让枸杞有了质的飞跃,一斤从20元卖到了200元,又从200元卖到了2000元。枸杞还是那粒枸杞,只是我们让它变得更性感,更有价值,也更有魅力了,让它从宁夏走向了全中国。
 
  电商的发展,让农业与科技有了更多融合。它推动了农业产业链的发展和变革,在电商发展时代,能洞察消费者痛点、注重大众的口碑,站在产品及品质的立场上去打动消费者,这样的产品想不火都很难。
 
  O2O:有效融合线上线下

  打造未来农业新模式
 
  近两年褚橙的O2O成为了热点关键词。几个橙子引发电商新革命,上市24小时售出1500箱,4天卖出3000多箱,5天卖出20吨,不到40天仅电商就售出200吨。这就是“褚橙”创造的神话。
 
  褚橙被引爆的核心点是褚老这种历经磨难和创业的精神,它激发了人们的共鸣。由此看来,农产品具有独特的电子商务形态,有着极强的可复制性和延展性。同时具有很强的地域性,结合不同地区的自然环境以及生产方式,产品具有差异化。这也是农产品的魅力所在。
 
  褚橙的故事恰恰表明,农业是最适合O2O大电商模式的行业,将线下商务机会与互联网有机结合。
 
  线上建立新的流通体系,打造“农产品在线交易平台+实体店”模式。线下则通过实体店提供购买和流通交易对接。这也是农业实行O2O模式的创新和特色,将为实现全渠道O2O模式的农产品流通提供典型范例。
 
  O2O引来了诸多农企纷纷试水。宁夏百瑞源不只限于销售,更是建起了中国枸杞博物馆,跨界玩转了“旅游+营销”模式,更进一步打通了线上和线下的边界,初步尝到了在线上“再造一个百瑞源”的甜头。
 
  现在,去枸杞博物馆参观的游客,只要扫描二维码就能得到奖励,企业也因此锁定了每位客户的信息。每年约有30万游客的资料被补充到数据库,转化为在网上也能沟通、体验和销售的忠诚顾客。
 
  O2O模式对于农产品营销来讲提供了很好的解决思路,农业企业只要强化产品在线平台服务和交易功能,构建完善实体店,保持线上线下的融合连通,就必将迎来全新的发展机遇。
 
  未来农业营销为何

  要全面对接O2O模式?
 
  O2O,是传统电商的变革,也是未来农业营销必须坚持的方向。随着O2O大电商时代的来临,O2O已成为农产品电商发展的必然趋势。它将线上与线下巧妙融合,“线上增量+线下体验”互为补充,协调发展。
 
  酒香不怕巷子深。农业已进入营销时代,将互联网思维用在农产品规格、包装、生产、渠道等环节,可以解决小规模生产问题。
 
  而O2O,将给农产品电商带来颠覆性价值,其绝对不仅仅是渠道的补充,是让所有企业能够更近一步地接近、理解自己的消费群体,能够定制化推出既引导和满足消费者深层心理需求,又能持续为企业贡献巨大利润、能提升企业品牌价值和知名度的“战略新品”。这才是农业未来的营销方向。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新闻
  • admin
    加关注0
  • 全站广告征集中...
农民网会员注册登录
广告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
点击排行
农民网会员注册登录
广告
网站首页  |  VIP 特权  |  关于我们  |  客服中心  |  法律声明  |  版权隐私  |  隐私政策  |  网站地图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鲁ICP备12024634号-1  |  鲁公网安备370103020004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