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小麦供需和生产当前面临的主要问题
1.小麦进口量不断增加。2014年小麦取得大丰收,全国冬小麦产量达到11989.9万吨,比去年提高了3.5个百分点。这主要来自我国近年来重视小麦生产科技政策投入,再加上风调雨顺的天帮忙。在全国小麦播种面积近十年缓慢恢复增长的情况下,主要靠提高单位面积产量获得了丰收,实属不易。
但随着我国人口的不断增加和对优质小麦面粉的更多需求,我国近3年来小麦进口量不断增加,美国农业部2014年11月10日公布的报告称,2013/2014年度中国小麦进口预估为677万吨,是2010年中国进口小麦(123.07万吨)的五倍还多。
2.部分地区小麦面积播种减少趋势明显。在西北麦区,长期以来,由于小麦种植效益下滑,甘肃全省小麦种植面积持续下降,小麦播种面积已由1985年的2229.8万亩下降到2014年的1184.6万亩,29年内下降了1045.2万亩,减少了一半左右。导致甘肃省内小麦产不足需,每年全省小麦需求量约450万吨,而生产量仅250万吨左右,每年小麦缺口近200万吨,供需矛盾较为突出。
在江淮地区近年来秋季多雨连阴寡照,水稻(大豆)晚收且减产明显。安徽淮河地区水稻目前到11月10日大部分还没有收获,估计在11月中下旬前后可以收获,稻茬麦播种推迟半个多月左右。近年来由于种麦经济效益不高,许多群众放弃稻茬麦的种植,或者只种一季水稻,甚至有撂荒的现象。南方稻茬麦播种面积和产量有减少的趋势。
在华北地区,由于压缩超采地下水,河北黑龙港流域小麦播种面积有明显减少的趋势,河北省2014年减少小麦播种面积80万亩。京郊小麦播种面积也有减少的趋势。
由于明年最低收购价格维持2014年政策不变,种植效益下降。据神农网报道,预计2015年中国小麦播种面积为2.44亿公顷,较2014年下降0.7%。
3.今年暖冬小麦遭受冻害和干旱的风险加大。据国家气候中心报道,2014年厄尔尼诺(太平洋暖流)现象再次升级,预计12月份将会达到峰值,今冬我国北方地区或将迎来暖冬。
目前我国黄淮海麦区10月7日以前播种的小麦长势明显良好,如果遇到暖冬,明显有旺长的趋势,特别是黄淮南片麦区,小麦旺长和遭遇冬春冻害的风险明显加大。
黑龙港流域和山东德州、菏泽等地,由于是盐碱地,小麦出苗情况不好,特别是在年降水量只有500——600毫米,小麦玉米1年两熟,没有充分灌溉的地区,前茬玉米耗水量大,后茬小麦底墒不足的地区,小麦在暖冬期间遇到干旱胁迫的风险增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