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解农产品卖难根本在市场

   2014-10-27 中国乡村发现2680
核心提示: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信息传播的日益发达,各地各类农产品卖难的消息频繁见诸于媒体,连首都的郊区也难以避免。今年的秋收季节,北京郊区的葡萄、苹果、大枣等果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信息传播的日益发达,各地各类农产品卖难的消息频繁见诸于媒体,连首都的郊区也难以避免。今年的秋收季节,北京郊区的葡萄、苹果、大枣等果品不同程度出现了卖难问题,一些果农干脆拉着滞销果品堵住政府的门。卖难问题总能引起社会的关注和人们的道德同情,政府肯定要积极想办法,但这种临时性举措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秋季瓜果滞销了,春天谁知道又会是什么滞销?所以,更应从体制机制上解决问题,发挥市场的决定性作用,完善农业经营体系,加快农业市场化进程。
 
  从加快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入手。小生产与大市场的矛盾是农产品卖难的根本原因。在全国统一市场加快形成的同时,农业依然是千家万户的小生产,很容易一哄而上又一哄而下,卖难与短缺反复出现。所以,要在稳定家庭经营的基础上,加快发展合作社、家庭农场、种养大户、农业企业、专业协会等新型经营主体,推动农业的规模化、标准化、专业化进程,减少生产的盲目性。特别应高度重视以返乡农民工、回乡大学生等为主体的“新农人”群体,加大扶持力度,让其在现代农业生产经营中发挥更积极的作用。
 
  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在市场经济高度发达的时代,产业分工越来越细,要让农民再像传统那样当一个复合的生产经营者,把产销各环节全部承担起来,是不现实的,也不符合市场经济规律,尤其是在农业劳动力老龄化的背景下,更不可能。现代农业一定要有社会化服务体系来支撑,在我们看到美国只有200万农民的同时,更应看到还有1500万农业相关从业人员为农民服务,我们的农民应该更多地向专业生产者过渡,而种什么、怎么卖等问题要更多地依靠农业服务体系来承担。
 
  不断提高政府三农工作水平。坚持按市场经济规律办事,减少行政推动,把经营自主权彻底交给农民,防止政府决策不当造成卖难。大力加强农业信息、科技、金融、质量安全等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努力让农民的生产决策有可靠信息、生产过程有先进技术与机械化服务、产后销售有企业与专业经济组织来统一组织、风险有政策性保险来兜底,不再为种什么、卖给谁而苦恼。
 
  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非一日之功,从根本上化解农产品卖难需要一个艰苦的过程,需要在尊重市场经济规律的基础上,发挥政府的支持服务功能,引导社会各方面共同推动农业发展转型升级,让滞销带给农民的心头之痛不断减少。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新闻
  • admin
    加关注0
  • 全站广告征集中...
农民网会员注册登录
广告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
点击排行
农民网会员注册登录
广告
网站首页  |  VIP 特权  |  关于我们  |  客服中心  |  法律声明  |  版权隐私  |  隐私政策  |  网站地图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鲁ICP备12024634号-1  |  鲁公网安备370103020004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