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此,大部分档主认为,如果不能杜绝卖光鸡的现象,希望能让光鸡、生鲜鸡混合售卖,让市民自主选择。有供应商则认为,在家禽批发市场周边增设屠宰加工厂有可行性,还能增加市场的选择。但专家则担心活鸡的货源难以监测,恐怕有安全隐患。
从目前的走访情况看,光鸡和生鲜鸡混合经营的情况已成为公开的秘密。有档主认为,政府要么加强执法,杜绝卖光鸡、私宰鸡现象,要么规范光鸡屠宰,让光鸡和生鲜鸡一同售卖,逐步引导市民习惯。不过,有专家认为,由于货源难监测,统一屠宰光鸡恐怕很难实现。
三个月,生鲜鸡销量逐渐滑落,不少档主只好转而求助于光鸡售卖,以平衡收支。“5月份生鲜鸡销量最好,一天可以卖三四十只,现在的生鲜鸡销量只能用个位数来形容。”有档主表示,由于非试点区和走鬼摊都有毛鸡卖,试点区卖光鸡也不如以前火,生意好时一天也只能卖二三十只光鸡。
沙河登峰综合市场鸡档档主李姐坦言,由于生鲜鸡销量不好,她每天进货二三十只光鸡,有时给茶楼送十多只。在李姐看来,如果政府不管住批发市场和卖毛鸡的走鬼,她就连光鸡都卖不出去了。
面对惨淡的经营,共和西农贸市场的档主陈女士采取了把生鲜鸡拆开来卖的方式,“市民看到生鲜鸡就不买,把生鲜鸡拆开卖,他们以为是光鸡,会觉得好吃一点。”她坦言,最近由于市场监管严格,自己也不太敢卖光鸡。“光鸡要顾客提前预订,今天只有两三只交货,被抓住了罚钱不敢卖”。
“别的市场都有档主不拿生鲜鸡,只卖光鸡,我不拿,其他市场一样拿。”沙河登峰综合市场鸡档主李哥表示,在7月初,他每天也会卖十来只光鸡,但是市场管理人员却告知“不能卖光鸡”,甚至也不允许把生鲜鸡拆开来卖。“市场监管方不许拆开卖,但是不拆开一天都难卖一两只”。如今,甚至有顾客提出买1/4只生鲜鸡,而卖不出去就“浪费几十块钱”。
有档主认为,即便试点区杜绝了光鸡,市民仍可以选择到非试点区买毛鸡。“如果试点没有全市推开,那就应该规范光鸡屠宰,让光鸡和生鲜鸡一起售卖,否则鸡档怎么撑得下去?”
能否实行光鸡上市,不使用冰鲜技术?有档主表示,凌晨4时宰鸡,直接销售至中午11时,只要保持干爽就不会影响质量。江丰实业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游影中表示,目前,广深佛三市的生鲜上市都是经过冷链模式进行配送,以他多年行业经验而论,他认为档主的想法存在误区。“鸡肉是白肉,属于细纤维,不同于猪肉的粗纤维。猪肉经过时间排酸分解,味道更好,但鸡肉不同,排酸分解后容易变质,肉质松软。”游影中表示,宰杀的过程历经38℃左右的高温,而夏季的常温甚至高于此温度,因此鸡只在常温下保鲜非常困难,保鲜最多不超过两个小时。
游影中坦言,若没有冷链环节,鸡肉经配送到达终端顾客,质量和味道都无法保证。目前,由于市场上无法比较冷链环节缺失后鸡肉的味道,所以市民容易产生误解。“江丰的鸡只供应分为两个时段,零时宰杀的4时上市,7时宰杀的9时上市,能最大限度保持肉质的鲜美”。
鉴于目前生鲜上市的尴尬现状,有档主提出,能否在三鸟批发市场建设统一屠宰场,然后档主自主运送到档口销售?
游影中认为,该想法有很大的操作空间。他说,政府可以在各大三鸟批发市场周边增设规范的三鸟屠宰加工厂,该类加工厂必须有检疫功能,并服务于社会。市民或是档主可以把毛鸡送到加工厂,由加工厂统一宰杀,档主可以使用泡沫箱和少量冰运送光鸡到档口。
游影中说,这种折中方式,一方面可增加市场的选择,满足不同阶层的需求,另一方面,实现就地统一屠宰,减少人和禽接触。只要运送及时,鸡肉的质量可以保证。不过,值得注意的是,建设加工厂需要政府投资,生产的过程必须规范严谨,同时在屠宰费方面,政府部门也需要设定标准。
目前,由于生鲜鸡销量不佳,鸡档中出现生鲜鸡与光鸡混合经营的情况。这些私宰鸡则潜藏着食品安全风险。对于目前的情况,光鸡和生鲜鸡能否同步上市,实现光鸡统一屠宰?
“禽流感造成的恐慌和损失,是生鲜鸡推行的背景。”广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院长陈潭认为,如果要允许统一屠宰光鸡,政府必须做好源头监管。“统一定点屠宰,有利于防止病鸡入市,对市民健康有保障”。
不过,广州市人大代表张翼则认为,在采购源头上,广州很难控制活鸡的来源,统一屠宰光鸡可操作性比较弱。“香港在某些定点允许卖毛鸡,但供港的活鸡检验非常严格,他们还能够清晰地了解供货来源”。
广州市场的活鸡来源则更多样,湛江、广西、闽南都是其供应地,张翼担忧,由于供应环节过于零散,光鸡进入农贸市场几乎没有门槛,“怎么能保证经过监测呢?”
“统一屠宰光鸡和卖生鲜鸡其实是一样的。”广州市人大代表、广州市社科院哲学文化研究所所长曾德雄认为,如果统一屠宰光鸡后不进行保鲜等环节处理,鸡肉也会腐坏变味,“让政府统一屠宰光鸡几乎不可能”。
曾德雄认为,生鲜鸡的推广涉及市民饮食习惯的改变,其推广方式还需要在市民中进行充分调研。“推行生鲜鸡还是要继续,但推得太急则会出现偷卖光鸡等问题”。
6月16日,广东温氏佳润食品有限公司、广州市良田鸽业有限公司、广州市花都区新华荣利家禽养殖加工场、广州市华名养殖发展有限公司等4家公司正式成为第二批试点生鲜家禽屠宰企业。4家新增供应商主营的多为鸡、鸭、鹅、鸽等品种,加入试点后可望丰富生鲜家禽品种,并且降低价格。6月底,上述4家企业的品种陆续上市销售。
引入新增供应商能否刺激生鲜鸡销量?记者近日采访发现,这4家企业的生鲜家禽销售数量并不可观,有的企业甚至有时候一天批发不出100只生鲜家禽。
出人意料的是,在生鲜鸡销售惨淡的情况下,受访的这4家企业均表示对市场有信心。第二批供应商企业的信心来自哪里?记者发现,新增供应商的信心来源有两个方面,一是供应商普遍认可生鲜家禽市场趋势,二是政府不断与企业沟通打气。
广东温氏佳润食品有限公司一位负责人透露,广州市农业局经常听取企业对于改进生鲜家禽销售意见,而且市农业局正在研究整合统一配送渠道,以减少企业配送时“单打独斗”的高昂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