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莓种植是建德的支柱产业(资料图片) 宁文武 摄
急!建德近千万株草莓秧苗滞销 有需要的可赶紧与大同镇农户联系
记者 郑超 通讯员 蓝震
一年前,建德大同镇的农民翁慕前看到在他们村租地培育草莓秧子的村民发了财,心里痒痒的。于是,今年清明节前夕,他也在村里留出5亩地开始培育草莓秧子。
令他意外的是,秧苗在精心培育下扛过了罕见的病害,就在等着丰收的时候,销路将翁慕前逼近了一条“死胡同”。
这半年翁师傅差不多是在疲惫和忐忑中度过的。“早上天蒙蒙亮出门,中午顶着烈日在地里拔草,晚上11点后有可能还在地里喷洒农药。”
好效益导致一哄而上
千万株秧苗滞销
然而,比干活更让老翁抓狂的是,今年地里的草莓秧苗压根无人问津。
为何今年的草莓秧苗会出现如此大规模的滞销?记者来到建德大同镇高桥村、潘村村等地进行了实地走访。
在草莓种植领域,一直流传着这么一句话,中国草莓在浙江,浙江草莓在建德。建德市还享有“中国草莓之乡”的称号。这么多年下来,当地的莓农早已总结出草莓的生长规律,莓农尤其重视草莓苗子的质量。
去年上半年,在大同镇的不少村庄,还出现了不少陌生面孔。以胡村源村为例,来自建德下涯、杨村桥等邻近的莓农,都把目光盯在了大同镇。
“大同镇有200亩左右的草莓秧子,基本上都集中在胡村源。”村民给记者算了一笔账,去年亩产五六万株,平均能卖到四五毛钱一株,如果运到北方的话,还能卖更高的价格。除去每株1毛钱的成本,算下来差不多亩产收成有2万元。
可观的效益,让附近村民看红了眼。今年清明前夕,不少村民都承包土地培育草莓秧苗。
一哄而上的结果是,收购价直线下跌,市场迅速饱和。记者打听了一下,大部分价格每株不到1毛。
记者从大同镇获得一组数据,仅该镇就有2千余亩的草莓秧子。截至发稿前,还有八百余亩几千万株秧苗未销售。
农业信息缺失是主因
作为大同镇分管农业的副镇长,俞利海很为这些农户着急:“只要有机会,我都会通过各种渠道推荐秧苗。”
俞利海说:“种植草莓的面积有限,而很多农户看到去年种秧苗的农户赚了钱,便开始无序种植,导致一哄而上。”
此外,在草莓种植集中地,建德的杨村桥和乾潭镇等,这些种植大户都是自产自销,基本自己培育的秧苗都能满足。
其实,在这之前,大同镇政府层曾试图给村民一些提示,但因信息难以掌握,最后不了了之。
在此,农户也恳请有这种需求的客户,赶紧跟他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