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5日国务院常务会议明确,在保护农民利益前提下,推动最低收购价、临时收储和农业补贴政策,逐步向农产品目标价格制度转变。棉花、大豆目标价格先行先试,究竟能不能保障农民收益?能不能发挥市场机制作用理顺上下游关系?记者前往新疆、黑龙江等地实地调研探访。
临时收储制度取消农民自己谈价格暗补变明补
50多岁的阿布力肯是新疆库尔勒市的棉农,种植棉花400多亩。2011年以来,国家指定企业按临时收储价格入市收购,他几乎不操心销路。
阿布力肯:敞开收的,不担心,种多少不愁卖不出去。
不过,今年临时收储制度取消,政府不再是“买家”也不再托市干预价格,这意味着阿布力肯得自己和收购企业谈价格。国家发改委相关负责人说,对于价格波动,国家通过目标价格补贴制度补贴农民。
发改委:当市场价格低于目标价格时,国家根据目标价格与市场价格的差价对试点地区生产者给予补贴;高于目标价格时,不发放补贴。
实施目标价格补贴,最主要的变化是由之前托市“暗补”变成了“明补”种植户。
中国价格协会会长王永治:目标价格既考虑了市场决定价格供求问题,也考虑了政府必要的补贴,体现了对农业对农民的支持。
收储政策常态化导致下游企业受损
上世纪90年代末,我国放开大豆、棉花市场和价格。2008年以来,国际市场价格相继出现暴跌,为保护农民利益、稳定农业生产,国家开始实施临时收储政策。初期效果立竿见影,但随着临时收储政策常态化,负面效应渐显。受影响最大的当属下游棉纺企业。棉花收储价格从2011年的19800元/吨提高到20400元/吨。但国际棉价却一路下行,2013年进口棉比国内棉每吨低4420元。为了减轻棉纺企业压力,国家允许企业按照配额购买进口棉。福建某纺织企业负责人介绍,每买3吨国内棉,才有1吨进口棉的配额。
负责人:每购买100吨的国储棉,然后它给你配套1:3的进口棉花配额,实际是鼓励你买国储棉。
巨大的价差造成成本居高的同时,棉花质量的下降也令企业颇为头疼。执行临储政策以来,中间商将高等级棉花和低等级棉花混搭卖给中储棉,成了行业潜规则。广东德泰纺织总经理陈娇兰[微博]直言,他们很怕从国储库里买棉花,纺织品的质量根本没法控制。
陈娇兰:你拍一捆挂的牌子是3级,结果大部分国内要占70%或60%是4级或者5级,质量达不到要求,有的真的是没有办法用。
在大豆领域,同样存在类似的问题。中国大豆产业协会副会长刘登高介绍,2013年国内外差价每吨达到540元,企业加工国产大豆越多,亏损就越多。
刘登高:原来主产区大大小小100多个企业,原料都进了国库进了中储粮。让他们高价收购他们不干,80%停产,倒闭50%以上。
下游企业拿不到低价原料的同时,中储粮的仓库却“粮满为患”,国家为此占用的资金多达2000多亿元。此外,临储政策本意是要保护农民利益,但效果并不明显。采访中,新疆库尔勒市一种植户告诉记者,棉农议价能力不强,收购企业存在压级压价现象,钱都给中间商赚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