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实低保户,晒掉一层皮
赵延凤看上去有些内秀腼腆,但熟悉她的人都知道,这是一个做事十分泼辣、作风雷厉风行的“女汉子”。
2012年7月,赵延凤来到了古城沟村。都说海子沟乡在湟中县是“不毛之地”,古城沟村则是“不毛中的不毛之地”,亩年均收益仅300多元,当地有一句民歌是这么唱的:“上山下洼拔断筋……”就是在这种异常困难的条件下,赵延凤咬着牙,起早贪黑,一步一个脚印地丈量着那里的沟沟坎坎,走进全村242户农家访贫问苦。让乡镇领导意外的是,2012年底,一向比较难做的医疗保险和养老保险缴费工作,在古城沟村居然一点都不难了。这个超级穷村,在赵延凤的努力下,全村813人全都参加了医保和养老保险。
低保户评定历来是农村工作中的一件“棘手活”。可2014年的古城沟村低保户评定,却没了往年“波涛汹涌”的情景。2013年10月,下一年度的低保户评定工作开始了。赵延凤背上馍馍袋,早出晚归,从一个山头到另一个山头,一户一户查、一个一个对,等到村里30户最困难群众全部评定、办好手续、领到最低生活保障金时,她的脸晒掉了一层皮,脚底磨出了一串水泡。当年年底,该村被县里评为“民族团结先进村”。
“青葱岁月”,花光父母所有积蓄
走访期间,面对乡亲们苦守2亩薄田的穷困情形,赵延凤开始调整工作重心,在老家海子沟乡薛姓庄村,拿出父母几十年的所有积蓄4.5万元,引进了一批旱地葱苗。
为了带动大家一起种,她去做乡亲们的工作,一向对她笑眯眯的乡亲们却翻了脸,撂给她一句硬梆梆的话:“丫头,安安稳稳的工作放着不干,跑到这山旮旯里给我们挖金子来不成?”类似的嘲讽,让赵延凤十分尴尬,一次次“懵”在乡亲们面前。赵延凤没有埋怨乡亲们,她暗下决心:“哪怕倾家荡产,冒再大的风险,也要为大家开辟出一条看得见、摸得着的致富路!”
一言既出,驷马难追。赵延凤开始夜以继日地查阅大量技术资料,马不停蹄地奔走于相关部门,再通过大量深入细致的市场调研,赵延凤开启了一段无比艰难的“青葱岁月”。
赵延凤自己带头种。没人肯租地给她,她就说服父母拿出自家的15亩耕地,不种粮食改种葱苗。没人肯跟着种,赵延凤将1000多斤葱苗免费送给10多户村民试种,还说:“赔了算我的!”村民们说,“这葱苗好贵的说送就送,她好败家呀!”肯种的乡亲,赵延凤还给发工资,“日工资70元、每天现结!”
就这样,“败家”的赵延凤,经过几十天的不懈努力,20余亩高产旱地葱在薛姓庄村扎根了。2013年6月28日,为给乡亲们搭建一个正规的产销保障平台,赵延凤在全市大学生村官中,第一个申请成立了湟中县玖顺种植专业合作社。
唯独对妈妈,无法交代
父母的4.5万元积蓄很快就花光了,赵延凤遭遇了创业生涯中最心酸、最艰难的一段时光。
2014年3月上旬的一天,记者在青海省心脑血管专科医院重病监护室门口,见到了赵延凤。这位为百姓事晒脱一层皮、却从不掉一滴眼泪的“女汉子”,在记者面前,成串的泪水忍不住地“哗哗”流下来。“由于我栽种葱苗、开拓市场,花光了家中积蓄,妈妈心脏病发作,却没钱做心脏瓣膜置换手术,错过了最佳手术时间,现在只能保守治疗,靠药物维持生命……”
那是2013年秋天,正是合作社产品的销售旺季,20余亩旱地葱实现了亩产5000斤的佳绩。此时,赵延凤的母亲心脏病发作,但看着种出的葱卖不出去、乡亲们一个个心急火燎的样子,赵延凤顾不上陪母亲去看病,满脑子都是开拓销路的事。她马不停蹄,争分夺秒地将西宁的各大饭店、酒店、火锅店、批发市场、市区繁华地带跑了个遍。最终,几经周折的她,成功打入西宁市华联、惠客家等大型超市,10万多斤旱地葱销售一空,一算账,每亩旱地葱的销售收入达到了1万多元。
更令赵延凤喜出望外的是,看到销售业绩后,陶家、总堡村的包生龙、马登福等20多名乡亲打来电话,纷纷要求来年加入她的种植销售计划。今年夏初,赵延凤带领这些新发展的村民选地块、引葱苗,如期完成了合作社的200亩种植计划。不久前,经与湟中县卫生职业技术学校多次沟通,赵延凤还引种了5亩黄芪,如果种植成功,将继续推广给乡亲们种植,让他们多一些致富门道。“今年我还打算开一家网店,把自己和乡亲们种植的农产品通过网络销往全国各地。如果不出意外,今年带动乡亲们创收100万元完全没问题!”她自信地说。
“感谢这一路过来时,所有关心我的人们,也感谢村官这个平台,让我进步。我也总算给乡亲们有了交代,让他们真真切切看到了这块贫瘠地变成金土地,给他们带来希望。唯独对妈妈,无法交代……”赵延凤说到这里,泣不成声。她说,这会成为她终身的遗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