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兴淮兴起一个“玫瑰村”

   2014-06-06 人民网2910
核心提示:龙兴淮精心护理地里的玫瑰花  致富之花绽放八街  在安宁八街,有个小山村高桥村,最近几年成了热门的乡村旅游胜地,玫瑰花海、玫瑰美食、玫瑰护肤品大批游客慕名而来
 

龙兴淮精心护理地里的玫瑰花


  致富之花绽放八街
 
  在安宁八街,有个小山村——高桥村,最近几年成了热门的乡村旅游胜地,玫瑰花海、玫瑰美食、玫瑰护肤品……大批游客慕名而来,前来体验八街的玫瑰之旅。
 
  而就在1992年前,高桥村还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山村,是什么让高桥村羽化成蝶,成为远近闻名的“玫瑰村”呢?
 
  高桥村的变化,得从村里的致富带头人龙兴淮说起。
 
  龙兴淮,中共党员,现任安宁市八街高桥食用玫瑰协会会长,安宁八街高桥食用玫瑰专业合作社社长。1985年3月,28岁的龙兴淮被村民选为高桥村村长,一干就是15年。2000年9月从村干部的岗位退下来后,他以一个共产党员的执着信念和不懈的追求,开始了自己的二次创业,在食用玫瑰种植、销售、深加工上闯出了自己的一片天地,并带领高桥村的父老乡亲一起走上了致富路。
 
  寻找良方带头致富
 
  在担任高桥村小组长的15年间,龙兴淮一直在寻找一个让群众脱贫致富的门路。他不仅自己查找农村增收致富的信息,还与其他村干部一起学习、分析、研究发展之道。他始终认为,老百姓单靠种植传统农作物很难拔掉“穷根”,习惯于传统种植就等于习惯过穷日子,要致富,必须培育起一个让老百姓持续增收的富民产业。上工业,八街属于水源保护地,这条路行不通,要脱贫还得在土地上做文章。
 
  1992年,细心的龙兴淮注意到经常有小贩开着摩托来八街零星收购玫瑰花。在与小贩聊天的过程中,他意识到“小玫瑰”里包含着“大商机”。当年,他便尝试在自家田里种了一亩食用玫瑰,试种当年收成不错,一公斤能卖到十四五元,比种玉米划算得多。而这一试种,让龙兴淮像脱了缰绳的野马无法收手,逐步扩大了种植规模。2000年,从村干部岗位退下来后,龙兴淮将全部身心都放在了玫瑰种植上。到了2004年,他家的食用玫瑰种植面积达到9亩。尝到了甜头的他不忘乡邻,示范带领众乡亲加入到了食用玫瑰的种植行列。2005年,八街镇高桥食用玫瑰协会成立,龙兴淮被花农推选为会长,55户花农加入了协会。
 
  做大产业惠百姓
 
  正当高桥演绎着、憧憬着一段美丽的“花样年华”时,令人意想不到的一幕出现了。
 
  由于全市玫瑰种植户越来越多,又没有成熟的技术指导,农户种植管理粗放,生产的鲜花质量差,导致食用玫瑰售价不断下跌,甚至卖不出去……
 
  为了稳住好不容易培植起来的玫瑰产业,龙兴淮东奔西走,还拿出多年积蓄,请专家给种植户讲授标准化种植技术;为了不让农户种出的鲜花烂在地里,自己掏钱把花农的玫瑰全部买下;为了解决玫瑰花销售问题,他背着鲜花到昆明大大小小的食品加工厂去寻求合作。“花农辛辛苦苦种出来的花没有销路,只能以低廉的价格卖到昆明一些糕点厂做配料。”回忆起那段经历,龙兴淮的心里是五味杂陈。
 
  2007年年初,龙兴淮到昆明冠生园食品公司送货,无意中看到工人正在用自己拉去的玫瑰花做糕点馅。“这不是玫瑰糖吗?”意外的发现让龙兴淮再次看到了商机。回家以后他立即带领协会以小作坊的形式开始试做玫瑰糖,再以每公斤8元的价格卖给食品厂,当年就赚了12万元。
 
  玫瑰糖的成功,给了龙兴淮很大启发。2008年,他带头成立了八街高桥食用玫瑰专业合作社。一方面,他扩建厂房,购进加工设备,在玫瑰深加工上继续下功夫,相继开发了玫瑰原汁、玫瑰含片、玫瑰酒、玫瑰化妆品等一系列产品。另一方面,合作社(协会)实行“基地+农户+公司+标准”的规范化运作和产前、产后、产销一条龙的生产服务体系,花价由低谷时期的每公斤一二元上涨到了二十多元,花农亩产收入达到上万元。
 
  十年时间,龙兴淮带领合作社(协会)从当初100多平米的简易厂房发展到现在2000多平方米的专业化大厂房;玫瑰产业从最初的单一鲜花收购到如今的系列产品开发。合作社(协会)生产的玫瑰系列产品在昆明国际农业博览会多次斩获金奖和银奖。
 
  如今,八街玫瑰产业做得风声水起,全市有玫瑰协会会员373户,仅高桥玫瑰协会就有197户,带动玫瑰种植户473户,玫瑰种植面积从2007年的900余亩,发展到了2012年的2800余亩。
 
  致富不忘回报桑梓
 
  “当初冒着风险试种玫瑰花,就是想为村民寻一条致富的路子。”今年64岁的龙兴淮用真情和行动诠释了自己的初衷。
 
  玫瑰协会成立以后,龙兴淮不仅义务为村里的种植户提供技术指导,还无偿为他们提供玫瑰花枝条,仅2005年至2009年5年间,他就为30多户种植户免费提供了800多亩、价值近9万元的玫瑰枝条。他还出资13万元,帮助67户农户改造地里的滴灌设施;自掏腰包为农户买农药,先后花费了十几万元。每年敬老节,他都要把村里55岁以上的中老年人和协会成员请到协会办一天伙食,并请文艺队为中老年人演唱花灯……
 
  在合作社新厂房办公室里,记者看到国家、省、市颁发的“全国农民专业合作社、全国科普惠农兴村先进单位、中国50佳合作社等牌匾,各种奖状、证书达50本之多。这一面面金字招牌、一本本荣誉证书记录了高桥村食用玫瑰的发展史,也见证了一位基层老党员浓浓的桑梓情和拳拳赤子心。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新闻
  • admin
    加关注0
  • 全站广告征集中...
农民网会员注册登录
广告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
点击排行
农民网会员注册登录
广告
网站首页  |  VIP 特权  |  关于我们  |  客服中心  |  法律声明  |  版权隐私  |  隐私政策  |  网站地图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鲁ICP备12024634号-1  |  鲁公网安备370103020004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