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信息高速路铺到田间地头

   2014-05-23 中国农业新闻网-农民日报4040
核心提示:  一个有着宽阔胸襟的人,必定怀有穷时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情操;一个具有远大抱负者,必然会将自我融入群体、融入时代,与时俱进开拓出新的境界。  未当村书记
   一个有着宽阔胸襟的人,必定怀有“穷时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情操;一个具有远大抱负者,必然会将自我融入群体、融入时代,与时俱进开拓出新的境界。
 
  未当村书记之前,他热心于公益事业,累计捐资超过2000万元。2004年当上村党支部书记后,他引领乡亲们走上致富路,把一个名不见经传的村庄,打造成全国闻名的信息村,为新农村建设探索出了一条新路子。
 
  他就是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福建省优秀共产党员、中国农业网站十大领军人物——福建省南安市兰田村党委书记潘春来,一个将科技信息的春天带到田间地头的传奇人物。中央电视台纪念建党90周年《红旗飘飘》专题,曾以《信息书记潘春来》为题报道过他的事迹。
 
  三掏腰包:一片赤诚暖民心
 
  十年前,秋风初起时,46岁的潘春来受党组织委派,回家乡兰田村担任村党支部书记。之前,他在一家台资企业当总经理,年收入200多万元,是人们眼中的成功企业家。
 
  当时的兰田村,是一个烫手山芋。有能耐的不愿干,没能耐的干不了,多年选不出让群众信服的带头人。村里找不出一项有实力的支柱产业,年集体收入仅为2.9万元,村债却多达40多万元;3000多乡亲们大多住着破旧的瓦房,垃圾围村,到处臭气熏天;一到夜晚,狭窄的村路漆黑一片;经常有村民上访,村干部与群众的关系十分紧张。
 
  第一次到村委会开会,迎接潘春来的,不是掌声与笑脸,而是令人心寒的冷漠。与会人员都是他熟悉的父老乡亲们,可是没人跟他打招呼,没人叫他喝茶,甚至连让他坐的凳子都没有……大家都把他当陌生过客对待。有窃窃私语传入他耳内:“这个人生意做够了,现在又想来挣村民们的钱了。”他听了,摇头苦笑着。
 
  十八九岁揣着5块钱的路费,开始背井离乡闯世界的经历,二十几年风风雨雨的人生历练,造就了潘春来越挫越勇、认定目标往前冲的执著个性。他很清楚乡亲们那长期冷着的心,必须用加倍的真心才能捂暖。
 
  潘春来着手的第一件工作,就是理清陈年旧账。得知村干部们已经快两年没领到工资后,他直奔银行,从自己的账户里取出了十几万块钱提到村委会。“哪能这样做事啊!村干部也是人,也要吃饭穿衣,没发工资,叫人家如何生存?连生存都成问题了,又怎么能安心做事?”他对村干部说:“村委会拖欠你们的工资,我先垫上了。领了钱,想继续干的,就得尽心尽力为乡亲们服务;没有那份心的话,请自便!”
 
  有了团结的村“两委”班子做后盾,潘春来开始瞄准第二个目标:从民生工程入手,争取村民们的认可。家乡那古旧的小学,坎坷的羊肠土路,还有横亘在村西口阻碍出行的大河……乡亲们长期盼望解决的困难,深深牵动着潘春来的心。于是,他二掏腰包,出资300多万元作为启动资金,并多方奔波筹集资金,着手筹建兰田幼儿园、小学、村部和老人活动中心、修路筑桥。同时充分发挥闲置土地的作用,收集村民闲散资金,建工厂,解决群众的就业问题。“第二把火”烧起来后,村民们知道,这个潘春来不是为挣村民的钱而来的,看他的眼光,不再带寒意了。
 
  “没有新农民,就没有新农村。”这是潘春来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2006年潘春来三掏腰包,出资100多万元,创建南安市新农民素质培训学校。培训学校于2010年获得“全国先进农村综合信息服务站”荣誉称号,吸引着全国各地的农民组团前来参观培训,进一步促进了兰田村经济的发展。
 
  桥通了,路平了,学校、幼儿园“以旧换新”了,新村部、老人活动中心建起来了,租赁厂房建起来了,汽车运输公司成立了,村道上路灯亮起了,村党支部也于2007年升格为党委会。
 
  “新支书上任三把火,老潘烧的是自己的腰包。”兰田人口服心服。而潘春来知道,村务工作要顺利开展下去,就得团结村干部,凝聚民心。众心齐,泰山移。只有走群众团结路线,才有可能拥有正能量,也才有可能带领乡亲们开创新生活。
 
  谋求出路:找到信息金钥匙
 
  加快发展关键在于找准产业路子,持续增长关键在于建立长效机制。
 
  就拿村里的桂圆来说吧,家家户户都有,丰收的时候大家都丰收,还有谁会来买呢?采摘的话,连工钱都挣不到。于是,大多村民无心问津了,任其在果园里寂寞地成熟、寂寞地凋落。又如养一头猪,一年养到头,挣不了几块钱,回头还得靠政府补贴。再加上村民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不足,接下去到底该何去何从……
 
  村民们感到困惑。潘春来也在苦苦地思索。多年的从商经验,让他觉得家乡创收能力弱的根源在于信息不通畅。其实这个问题,他刚上任就被困扰住了,当时为了实现村务信息的公开透明,可真是费尽了心思:最开始是在村部旁开辟了个村务公开栏,办海报;后来又准备了6个高音喇叭,分散架在村落的高处,用来通知开会或公布村里的重大事项;紧接着又利用有线电视进行公布。
 
  可是这些宣传方式信息量小,受众面不广,时效性又差。消息公布过后,有的村民看到了,有的却还不知道,甚至知道后故意不认账,给工作带来很大的麻烦。
 
  潘春来一直在寻求更方便快捷的信息发布方式。恰逢2006年,他到省里参加党代会,遇到了时任福建省科技厅厅长的王钦敏(现为全国工商联主席)。在交流中,他那颗有些迷茫的心,好像突然亮开了一道缝:发展信息产业,将信息网络引入最基层乡村,或许是一把引领农民打开致富之门的金钥匙。
 
  这一年,经过紧锣密鼓的筹备,曾经落后的兰田村第一次走在全镇的前头,实现光纤进村。2007年年初,“福建省南安市兰田村信息网”正式运行。潘春来在信息网上开辟了村级事务管理栏目,将兰田村的全部村务向村民公开,并开设“书记信箱”。网站终于解决了村务公开透明的难题。有了它,不管是留在家乡的乡亲们,还是远在他乡务工的村民,只要点点鼠标,上上网,就能了解到村务信息,还可以及时留言反馈。信息平台让群众明白,也还了村干部清白。那条无形的网线,将村民和村干部的心紧紧地连在了一起。
 
  潘春来继续琢磨,如何利用这把信息金钥匙打开财富的大门,引领村民们走上致富之路。他四处拜访信息界的权威专家,包括国家信息化专家咨询委员会常务副主任周宏仁、农业信息化农村软件专家方瑜、中国工程院院士倪光南、中国社科院信息化研究中心主任汪向东、中国社会科学院信息化研究中心秘书长姜奇平等。随着对信息化知识了解的加深,潘春来更加认准了一条路:落后地区可以通过提升信息化水平,实现“弯道超车”,实现农业经济、工业经济和信息经济的融合发展。他决定将兰田村信息网全面升级,建成农村的电子商务平台,打造成惠民版的农村“阿里巴巴”。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新闻
  • admin
    加关注0
  • 全站广告征集中...
农民网会员注册登录
广告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
点击排行
农民网会员注册登录
广告
网站首页  |  VIP 特权  |  关于我们  |  客服中心  |  法律声明  |  版权隐私  |  隐私政策  |  网站地图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鲁ICP备12024634号-1  |  鲁公网安备370103020004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