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6日,本报一版刊登了《中牟县:芹菜香甜菜农苦》的报道,说当地芹菜每斤跌到0.1元还少人问津。据了解,进入4月份以来,海南、山东和浙江等省一些地方都不同程度出现了“蔬菜丰收滞销难卖”的现象。菜价惨跌让菜农又一次切实感受到了市场的变幻莫测。
今年菜价暴跌是个别地方的个别现象还是整体的季节性波动?
据农业部监测数据,今年第15周(4月7日——4月13日)重点监测的28种蔬菜中,有15种价格下跌、12种上涨、1种持平,周均价每公斤3.89元,环比跌0.5%,已连续第10周下跌。北京新发地批发市场提供的数据显示,4月12日——4月18日新发地市场蔬菜价格整体大幅度低于去年同期,是近5年同期的低点。另据农业部蔬菜生产信息网监测数据,3月份全国580个蔬菜重点县信息监测点蔬菜产量80万吨,同比增加2.2%。河北、山东、河南等省部分地区,菠菜、芹菜、韭菜地头批发价降幅较大,超过50%。4月份,随着气温继续回升,加之3月底蔬菜在田面积扩大,预计蔬菜供应量仍将稳定增加。
上述数据说明,近期菜价是阶段性整体走低,这与往年同期菜价波动规律基本类似,只是今年的波动在个别地方、个别品种表现得更加突出。
另据业内专家分析,今年菜价之所以大幅低于去年同期,与今年春季蔬菜产地转换过程中的衔接状况有关。前面产地的蔬菜还没有退市,后续产地的蔬菜已经形成批量上市条件,产地衔接出现重合,上市量大且集中,导致价格跌入低谷。而去年同期,北方地区以及全国大部分地区处于较长时间的低温阴雨气象条件下,气温比常年同期明显偏低,产地转换过程中衔接出现断茬现象,前面产地的蔬菜即将退市,后续产地的上市期推迟,二者没有及时衔接上,造成短时间供应偏紧,菜价上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