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指导
2007年10月底,赵运华找人帮忙把柿子林里的3万斤柿子收进了他的山洞。没钱买缸,就在山洞里砌了几个水泥池子,他觉得这和在缸里做醋没啥区别,很快就可以卖柿子醋了。但赵运华没想到,柿子刚放了20天,上面就长出了白毛,看着好像烂了一样。这下他急坏了,四处打听寻找会做醋的技术员,邻村一个办过柿子醋厂的厂长提出要收16万元的技术转让费才肯出面。赵运华没含糊,立马答应以后会借钱付费。结果把厂长请到山洞,人家一看赵运华不是用缸而是用水泥池子做醋,直摇头说这种方法做不了,转身走了。
希望和失望的煎熬把赵运华折磨得整夜整夜睡不着觉,原本120斤的体重一个多月瘦到了95斤。很多人劝他赶紧把山洞转让出去,留条性命吧,但他就是不死心。后来有朋友告诉赵运华,河南农业职业学院有位副教授叫石明生,多年从事发酵食品研究,还有一项柿子醋发酵技术通过了河南省科技厅的成果鉴定,让他去试试。
2007年11月底,天下着大雪,赵运华借了一辆小面包车,不顾山路危险,直奔郑州,找到了石教授。听完赵运华述说他这两年的创业经历,石明生当即就答应下来,并表示免费指导。当天下午,石教授就随赵运华来到关王郊村。进洞里一看,他笑了,告诉赵运华柿子并没有坏,表面的白色叫柿霜,是柿子渗出的内溶物。石教授还把自己研究的酿醋方法教给赵运华,先把柿子粉碎,按比例加上麸曲、酵母进行一周的发酵,然后再拌上稻糠,进行一个月的发酵,这种方法平均一斤柿子能酿出一斤醋,而且比土法做出的柿子醋更透亮,没有杂质。
2008年1月,赵运华组建成立了辉县市九大聚仙农贸有限公司。如今,走进山洞,扑面的醋酒糟味迎面而来,时而还能听到从洞顶滴水的声音。公司经理刘军红告诉记者:“洞顶滴的水可是好东西,能让柿子醋价格增长10多倍,最高能卖到每斤200多元!”看到记者好奇,他又随口讲了个故事:
2011年3月,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员、著名洞穴研究专家陈诗才到辉县市考察,路过关王郊村时看到路边的山洞口挂着“中国第一洞藏柿子醋”的牌子,感到好奇,就进洞来了。那天,赵运华也正好在洞里翻醋糟,当他接过名片一看是中国科学院的专家,吓得不敢吭声。参观完山洞后,陈教授指着“中国第一洞藏柿子醋”的牌子对赵运华说:“把它摘下来。”赵运华提着的心怦怦直跳。谁知陈教授话锋一转说道:“把它换成‘世界第一洞藏柿子醋’!”那一刻,赵运华心落生喜。紧接着陈教授告诉赵运华:“山洞是酿醋的最佳场所,而且有一个被忽略的大优势,做醋是靠醋酸杆菌,醋酸杆菌也可以随着空气跑,跑到洞壁上粘着,它也繁殖,多了以后它也往醋池里面去,这样的话使它互相交流,跟做酒是一个道理。在洞里头也可以放时间更长一些,放得越久越香醇。山洞里酿出的醋可以多年储藏。”专家的一席话让赵运华很受启发,他按照陈教授的意见,拿掉了原来遮挡在洞顶的所有塑料布,让洞壁附着的醋酸杆菌随水滴落到发酵池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