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来看,乌克兰乱局终将缓解,经济形势也将会有所好转,国际市场对我国玉米期现货价格的影响相对有限。
乌克兰政治动荡自去年11月下旬以来持续发酵,当前被俄罗斯军队控制的克里米亚港口,战略地位十分突出,被称为“黑海门户”,也是乌克兰粮食出口的主要通道。出于对乌克兰粮食出口的担忧,国际粮价产生波动。
乌克兰港口谷物出口正常
境内拥有全世界30%黑土的乌克兰,被誉为“欧洲粮仓”,目前乌克兰是全球第五大小麦出口国和第三大玉米出口国,还是全球最大的葵花籽生产国。美国农业部预计2013/2014年度美国玉米出口量将达到1850万吨,是3年前的3倍以上,居世界首位,巴西为世界上第二大玉米出口国,其次为乌克兰,预计今年乌克兰的玉米出口量大约占全球出口量的16%。美国农业部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2013/2014年度乌克兰玉米总量预计为3090万吨,同比增加47.69%,玉米出口总量为1850万吨,同比增加45.37%。
乌克兰农业咨询机构UkrAgroConsult的分析师LizaMalyshko日前在接受彭博社电话采访中表示,该国2月1日——10日玉米出口量为73.3万吨,3月1日——10日玉米出口量为60万吨,较上年同期增加22%,乌克兰港口的谷物出口仍正常运作,3月份将有70万吨计划外玉米和10万吨计划外小麦出口。
中乌签有“贷款换玉米”协议
2012年中国与乌克兰达成“贷款换玉米”协议后,中国从乌克兰进口的玉米稳步增长,乌克兰出口至中国的玉米已占乌克兰总出口量的8%,使中 国成为乌克兰玉米五大出口目的国之一。美国农业部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自2013年10月以来,乌克兰已经出口了1200多万吨玉米,2014年3月预估,2013/2014年度玉米出口量为1850万吨,乌克兰对中国的重要性似乎与日俱增。
2013年12月份中国玉米进口量达到纪录高位,其中大部分进口来自美国,但从美国农业部统计数据中也可以看到,目前乌克兰玉米出口在世界上的占比为16.16%,中国进口玉米占比仅为4.5%。当前,国内玉米进口配额为720万吨,与国内2013/2014年度1.8多亿吨的总产相比非常有限,而乌克兰并非主要供应来源。
在南美等其他出口国农作物生长及出口无明显不利因素的情况下,乌克兰局势对国内玉米期现货价格的直接影响非常有限。只是伴随乌克兰局势的紧张或缓解,在近期CBOT盘面有所体现。但是考虑到中乌双方在谷 物生产和贸易方面有粮食换贷款等诸多合作协议,乌克兰动乱后新政府的政策走向或对此前协议产生影响。
乌乱局难改中国玉米低迷
作为全球主要的玉米出口国之一,乌克兰乱局持续可能对国际玉米贸易格局产生较大影响,一旦乌克兰供应中断,美国库存的需求将更趋强劲。因中国玉米产量增加,USDA将全球2013/2014年度玉米期末库存预估上调至1.5847亿吨,高于2月的1.573亿吨,全球玉米供给充裕,而国内“大库存”状态仍将延续。
截至3月10日,东北临储玉米收购总量5466万吨,周增量288万吨,因粮源逐步见底、基层组织困难及库容受限,收储力度较春节前明显放缓。
当前辽宁锦州港也受库存紧张影响,多数贸易商处于停收状态,目前北方港口库存玉米325万吨左右,以37万吨左右的周下海量计算,在陆续集港 状态下消耗北方港口库存,理论上大致需要3个月左右时间,而5、6月份或为南方用粮企业消耗补贴玉米库存的阶段,随之又迎来“轮换拍卖”周期,贸易商生存空间持续被挤压。
同时,本年度河南粮质拖累华北玉米整体外销,在销区饲料养殖尚未回暖的情况下,华北、西北地区粮源目前的集中上量引发多地玉米收购价格震荡下行,尤以山西当地收购价格下调最为显着。
长期来看,乌克兰乱局必将缓解,经济形势也将朝向良好局面发展,国际市场对国内玉米期现货价格的影响相对有限,我们需要面对的是国内玉米市场供给相对宽松、下游需求持续低迷以及临储5000多万吨的大规模库存等现状。当前国内玉米市场整体进入“去库存化”阶段,消费不景气带动行业的整体下滑,或贯穿本季玉米市场年度,建议市场各方密切关注行情变化,防亏止损,谨慎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