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上世纪80年代,那个人们还在羡慕万元户的时候,只有初中文化程度的伍玉明就因为率先种植水果成了万元户。这些年里,他先后从山上移栽了山葡萄、“黑老虎”等水果并卖上了好价钱。尽管果园远在半山腰,但他却全部实行了喷灌,10多年前就开始全部用上了沼液沼渣进行生态种植。现在,他最大的梦想就是让乡亲们跟他一样都种上野生水果,实行规模化种植,共同致富。
“你们再迟来一天,果子就要全被南宁的一个老板买走了。他若不来,我自己也要找人卖了,再不能等了。”11月17日下午4时,在龙胜各族自治县龙胜镇都平村东风二组,50岁的伍玉明站在自家的木楼前,笑着对记者说。伍玉明身材偏瘦,个子中等偏高,是东风二组的村长。在他跟前,一条大黄狗汪汪汪地叫了起来。跟着他绕过木楼,看见一个池塘,伍玉明说那是他挖的鱼塘,自己养的鱼吃不完。记者往山坡上看了看,林海茫茫,云深不知处;再往山下看了看,一眼望不到头的毛竹和杉树林。再看看四周,到处树木丛生,这里仅有的几户人家散落在山里各个角落,很难见着人。伍玉明就在这个世外桃源般的地方生活着。
继续往山上爬,穿过密密麻麻的葡萄藤,藤上大部分叶子已经枯黄,葡萄已经被卖掉。穿过葡萄藤再往山上爬,看到紧挨着葡萄藤的一种藤类植物,叶子有些像枇杷的叶子,肥厚而有蜡质。在叶子底下,一个个拳头大的果子,一粒一粒指头大小的果粒并列着。这就是伍玉明说的水果“黑老虎”。伍玉明说,一个果子基本都在8两到两斤之间。跟着他在果园里穿梭,他给记者讲起了自己种养的故事。
脑子活 紧跟市场种水果
龙胜镇都平村东风二组距离县城有30多里路。光从伍玉明家到山下这5里路,记者的车子就走了10多分钟。车子不是在走,而是在挪。
伍玉明很小的时候就上山摘山葡萄、“黑老虎”吃,后来索性就把这两样藤类植物移栽到自家院落里了。每年都有一些果子收。上世纪80年代的一天,伍玉明挑着担子去龙胜县城卖,也把院子里的山葡萄摘了一些顺便带去。结果一斤卖到了9毛钱,居然还是有很多人争着要。“这在那个年代是不得了的事。”后来人们都知道了,龙胜镇有个叫伍玉明的农民卖山葡萄。于是,一传十十传百,兴安的人来买,永福葡萄酒厂的人也来收购。伍玉明想:“永福、兴安的人都来龙胜收葡萄,而且价这么高,可见种这种葡萄有出路。”
从那个时候起,他就开始有意识地多种山葡萄。从3株、14株到如今的80多株,经过漫长摸索,他发现种山葡萄和种其他水果一样,也要修剪、管理才能获得高产。如今,最大的一株山葡萄已经有30多年了,年产果达到四五百斤。今年,伍玉明家的山葡萄共3000斤,一斤5元,有人开着三轮车来家门口收,很快就卖完了。
从那时候起,伍玉明心里就有了一个想法:种东西,一定要跟着市场走,所以空闲的时候,他最喜欢的就是去市场转悠。
2003年的一天,都平村里有个在南宁开饭店的人来伍玉明家买山葡萄,看见院落里栽种的“黑老虎”成熟了,要买。伍玉明以3.5元一斤的价格卖给了他,没想到人家运到南宁去一斤卖到了13.5元;接着,又有商贩向伍玉明收购“黑老虎”,拿到龙脊景点卖,一个竟然卖到了15至20元。慢慢地,在龙胜乃至桂林有人经常来找伍玉明要买他的“黑老虎”,甚至“黑老虎”藤上的叶子也被当做药材买走了一些。这让伍玉明意识到,种植“黑老虎”也有比较广阔的市场前景。
经过长期观察,伍玉明发现这种叫做“黑老虎”的藤类植物本来生长在山沟里比较隐蔽潮湿的地方。被他移栽到山坡上后,由于阳光、水分充足,生长得也很茂盛。他还发现“黑老虎”有核,便试着用核来种,居然也成功了,繁殖得很快。
由于不断摸索,伍玉明掌握了“黑老虎”的生长习性,便开始在自己家后面的山坡上大规模种植。后来,随着“黑老虎”在药用、酿酒等方面的价值不断被发掘,每年八月十五后,山葡萄和“黑老虎”的收获季节,伍玉明家就开始进入了一年中最忙碌的季节。今年,伍玉明将“黑老虎”批发给龙胜本地老板的价钱是8元一斤,他说这个价钱并不算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