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情怀是新型城镇化的精髓

   2014-03-21 农民日报2490
核心提示:  刘强  日前,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这是今后一个时期指导全国城镇化健康发展的宏观性、战略性、基础性规划,规划中明确提
   刘强
 
  日前,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这是今后一个时期指导全国城镇化健康发展的宏观性、战略性、基础性规划,规划中明确提出了要走以人为本、四化同步、优化布局、生态文明、文化传承的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强调以人为本,公平共享。即以人的城镇化为核心,稳步推进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常住人口全覆盖,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公平正义,使全体居民共享现代化建设成果。笔者认为,以人为核心走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就是要让新型城镇化化洋溢着人文情怀,这个人文情怀应该包括以人为本、就地就近城镇化、传承文化留住乡愁等核心内涵。
 
  以人为本是新型城镇化体现人文情怀的第一要素,也是新型城镇化的目的所在。城镇化首先是人的城镇化,要让转移农民或者农民工能在城镇里留下来、有工作、生活得好,才能实现让农民有序向市民转移的目标。而要实现这个目标,则至少需要做到让农民有工作、有房住、有基本社会保障、子女教育能得到有效解决。这就需要新型城镇化要有产业支撑,不能有高楼无产业;这就需要新型城镇化的廉租房、公租房等保障性住房,其对应群体应该向农民敞开;这就需要新型城镇化,要让农民逐步享有与市民一样的养老保险、医疗保险以及其他社会保障;这就需要新型城镇化不但要继续解决好农民子女的义务教育问题,还要逐步解决他们升高中和异地高考的问题。就业、住房、社会保障、子女教育是让农民在城镇里留下来、过得好的必要条件,也是新型城镇化以人为本的重要内容。
 
  让新型城镇化洋溢着人文情怀,就需要倡导就地就近实现城镇化的路径,而不是简单地搬迁到一个新地方、建一片新建筑。前不久的两会上,有代表委员提出,可以以我国现有的小康村为基础和中心,实现就地城镇化,这种观点是有道理的,其探索也是值得肯定的。农村里的小康村,其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高,同时社会建设也具备了一定的水准,包括生活保障设施、文体设施、村政建设等等,对人的吸聚能力也在逐步增强,在此基础上形成和建设起来的城镇,是一个“人心所向”的城镇,是一个让人生活得很舒适的城镇。还有一些地方在探索以乡镇企业为区域中心的新型城镇化道路,其核心机理与小康村是一致的。近些年来,云南省在探索“城镇上山”的新型城镇化建设路径,保护坝区农田,建设山城城镇,所设定目标为“城在山中、房在村中、人在绿中”,此目标体现出的也正是一种以舒适度为核心的人文情怀。
 
  以人文情怀的理念去建设新型城镇化是保证文化传承的一个必要条件,也是留住乡愁的重要前提。乡愁是一个包含着成长、童趣和思乡的意识形态,其载体有自然山水、田园和民俗文化等。中央提出的“慎砍树、不填湖、少拆房”就体现了对这种乡愁文化的保护。在建设新型城镇化的过程中,要尽可能保留乡村风貌,尤其是一些时间很长、历史积淀深厚的古村落,更需要以“珍惜”的心态将其保留下来。要尽可能保留原来地域的形态,包括山水、田园等等,因为这种保护不仅仅是为了乡愁,也是为了生态文明。要尽可能保护好地域文化,并让其发扬光大。正因如此,在今年各地推出的建设新型城镇化路径中,许多省份都把文化传承摆到了重要的位置,如浙江提出要突出江南地域特色,安徽要突出徽风皖韵,西藏则是要突出地域特色、民族特色和文化特色。
 
  城镇化是一个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其表现特征为城镇快速发展、人口持续向城镇集聚。我国的城镇化道路已经经历了一些时日,由于没有经验和可参照物,曾经出现过按照建设城市的办法去建设城镇化,从而带来了饱受诟病的千城一面、农民被上楼、城化人不化等弊端。在规划明确了建设新型城镇化的理念后,以人为本这个核心成为了新型城镇化建设首要的一个标准,因为:公平共享是新型城镇化的基本理念,人的城镇化是新型城镇化的目的!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新闻
  • admin
    加关注0
  • 全站广告征集中...
农民网会员注册登录
广告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
点击排行
农民网会员注册登录
广告
网站首页  |  VIP 特权  |  关于我们  |  客服中心  |  法律声明  |  版权隐私  |  隐私政策  |  网站地图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鲁ICP备12024634号-1  |  鲁公网安备370103020004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