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工增速放缓,反映的是农业劳动力随着持续大规模转移已不再是一个取之不尽的蓄水池,农业转移劳动力正从无限供给向有限供给转变。”杨志明说,虽然今后一个时期农民工总量供大于求的现象仍然存在,但农民工就业问题正从总量压力为主向就业和招工“两难”的结构性矛盾突出转变。
“解决‘两难’问题,要按照市场规律来办。”杨志明表示,政府有关部门正从多个方面加大力度,破解这个难题。
“当前农民工已经进入了以技能促就业的阶段,缺乏技能是农民工成长为现代产业工人的主要障碍。”杨志明说,政府将通过实施农民工技能提升计划,解决短板问题。该计划主要是将农民工培育为新型产业工人,每年培训1000万人。到2020年,使新生代农民工都能够得到一次政府补贴的就业技能培训,基本消除新成长劳动力无技能上岗的现象。通过政府、企业和个人的共同努力,使大多数农民工成为技工,优秀的成长为技师,有创业意愿的返乡农民工有机会接受创业培训。总体上说,使广大农民工学到技术,拿到证书,找到工作,提升技能,增加收入,从总体上缓解农民工就业、企业招工“两难”的结构性矛盾。
杨志明表示,将大力发展农民工就业容量大的第三产业、中小企业和劳动密集型产业,实现农民工就业规模的持续扩大。比如以家政服务、养老服务、病患陪护服务和社区照料服务为主的家庭服务业,去年有2000万人就业,发展很快,每年净增都在100万人以上。这一市场潜力很大,农民工就业仍然有很大的空间。“中小企业是农民工就业的主渠道,要鼓励用活减免税费的优惠政策,用好社保补贴的支持,使千家万户小企业成为亿万农民工就业的大市场。”杨志明说。
杨志明透露,人社部还将大力扶持农民工返乡创业。
经过进城务工的磨炼和自我积累,目前“五有”农民工返乡创业发展很快。有点技能、有点资金、有点营销意识、有点办厂能力和对农村有感情的“五有”农民工已经有200多万人。
“适时发挥全国公共就业信息服务平台的作用,改善公共就业服务,使农民工就业信息实现全国互联互通,在家里就能知道全国哪些地方招工。”杨志明说。
在新闻发布会上,住房城乡建设部住房保障司副司长张学勤表示,将在制订城乡总体规划,特别是在制订住房发展规划时,把进城务工人员这个重要因素考虑进来。地级以上城市要把进城务工人员纳入住房保障范围。比如,对于城中村或者棚户区的改造,要求地方考虑农民工的需求,配建一定比例的保障性住房;允许农民工比较集中的工业园区集中建设农民工公寓,或者是农民工宿舍;允许一部分企业在自用土地上建设一定比例的公共租赁住房等。
国家卫生计生委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服务管理司司长王谦表示,“下一步要继续做好农民工参加新农合的有关工作,而且要加快国家新农合信息系统平台的建设,至少推动50%以上的省份实现与国家新农合信息平台的联通,开展参合农民跨省异地就医费用的核查和结报试点,最大限度地方便农民工异地就医及结算报销。”
新生代农民工在融入城市的过程中,子女的入园、入学、中高考问题就显得非常突出。教育部基础教育一司副司长杜柯伟表示,下一步,国家将在学前教育方面加大投入,进一步推进普惠性幼儿园的建设,更好地方便广大农民工子女的入园问题。在义务教育方面,因地制宜,分类推进,在保障随迁子女“有学上”的基础上,提高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的质量,向着“学得好”的方向继续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