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色
多打粮 会经营
本报记者 李飞 乐明凯
“以前是种粮大户,只想怎么多打粮,现在搞家庭农场,各方面都要花心思。”坐在自家小院里,回想过去的一年,湖北省武汉市江夏区茅岭村的徐家祥感触很深。
今年中央1号文件首次出现“家庭农场”的概念。武汉市家庭农场起步更早一些。2010年,首批5家家庭农场正式挂牌;2011年,武汉市扶持99家家庭农场,平均每家获补3.58万元;2013年,武汉市发出了第一本家庭农场营业执照。目前,全市有家庭农场700多家,一批种养大户向家庭农场主的转变——徐家祥就是其中之一。
“我种了30多年粮食,农村改革的每一步我都亲身经历了!”如今,徐家祥正在从种粮食转向经营农业。
今年的粮价比去年低,徐家祥的几个朋友包田种粮都没赚到钱,但是他的家庭农场种了600多亩水稻,有20多万元的利润。“土地流转费用不同,我包得早,还都是撂荒田,成本低。”他解释说,“土地流转搞好了,经营家庭农场才有底。”
早在十几年前,徐家祥开始“捡”别人不种的低洼田、偏远田包下来,2008年时流转了168亩地。随着规模化种田的效果开始体现,他包地种粮的积极性越来越大,2010年达到500亩,今年已经超过1000亩。
在他新建的房子里,记者看到一排荣誉证书,还有一台大马力拖拉机。“这是2011年被评为全国种粮售粮大户后,国家奖励的。”徐家祥告诉记者,“今年开始经营家庭农场,这就不单是种粮食的事情了,首先是要想清楚怎么把土地利用好。”
他将流转的1045亩地分成4块,最大的310亩,栽种莲藕,最小的220亩,种一季晚稻,另外两块加起来500多亩,被徐家祥改造成种养综合的优质基地,先种无公害早稻,收割后稻田灌水再养鱼。
在武汉市培育扶持的167家示范家庭农场中,从事种植业的达66家,种养结合的有24家。种粮养鱼,徐家祥心里有底,技术上不成问题,但是要把家庭农场搞好,亟需解决的问题还有很多。
8月初,湖北旱情严重,多地农田受灾。徐家祥的稻田大多靠近湖边,水源不成问题,但土地规模太大,抽水抗旱人手不足让他挠起了头皮。最后,一家人组建成“抗旱专班”,70多岁的老父亲也亲自上阵,昼伏夜出干了整整1个月,7台潜水泵用坏了2台,总算是没有减产,还略有增收。
之所以不请雇工,徐家祥主要是担心风险:“插秧时就有两个工人中暑倒在田里,风险太大了。”经营家庭农场后,徐家祥对投资收益比也很关注:“其实把最难抗旱的一处田改造好,劳动量会大大降低,但是改造起来难度大,花销也大,不划算。”
今年,他的家庭年收入达到了30多万元。据统计,武汉市家庭农场农业收入均超过20万元,人均纯收入高于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10%以上。现在,徐家祥最大的心愿就是建一个晒场:“现在莲藕很畅销,饭店会派车直接来拉,可是水稻不行,收获之后没地方晒是个大问题。”
要把家庭农场经营好,徐家祥还需要更多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