衢州探索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特色精品农业之路
今年,衢州被浙江省列为首个家庭农场培育发展试点市。
地处钱塘江源头的衢州市素有“七山一水二分田”之说,是浙江农业大市,有国家地理标志农产品17个,衢州椪柑、常山胡柚等均在国内具有较高知名度。衢州拥有丰富的农特产资源和良好的生态环境,但人均耕地面积仅0.7亩,大规模流转土地难度较大,因此十分适合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特色精品农业和生态高效农业。
衢州市委市政府把培育家庭农场作为今年“三农”工作的重中之重,位列“三农”八大专项工作之首;市财政安排专项资金3000万元,并安排5000万元按1∶5比例放大存贷挂钩;下辖6个县(市、区)财政分别安排500~1500万元资金扶持家庭农场发展。在此基础上,衢州因地制宜、大胆创新、整合资源、凝聚合力,着力破解阻碍家庭农场发展的瓶颈——设施用地审批难、土地流转难、农业保险难、产品营销难,率先走出一条家庭农场发展的“突围”之路。截至9月底,全市经工商注册登记家庭农场2087个,今年新创办431个,发展速度领跑全省。
从“八个公章”到“一个会”
——破解设施用地审批难
“设施农用地审批,过去盖八个章花三个月算快的,现在不到20天就批下来了!”衢江区全旺镇周氏家庭农场主周金龙兴奋地说,他打算在该镇黄毛畈村建一间茶叶摊青房,需要设施农用地1.2亩,5月底送审,6月初就批复了。
多年来,各农业经营主体都对设施农用地审批程序繁杂深有感触。樟潭街道建飞生态农场主陈建飞回忆:“先找村两委讨论盖章,接下来找街道办事处、土管所,然后是区规划局、农业局、国土局、区政府。一趟下来不知跑多少遍,八个公章盖下来,大半年过去了,最后还不一定批得下来。审批效率低也带来未批违规先建等问题。”
如何简化审批手续?衢江区政府在广泛征求农业主体、乡镇和部门意见后,今年3月底制定出台了《关于严格规范设施农用地审批管理的通知》,推出“联审联批会议”制度,由政府组织国土、农业、环保、林业等相关部门,通过初步现场踏勘审查后,召开会议一次性审定,如果报审用地不符合规定,则一票否决;按规定一月一批,对重点项目可按照“一事一议”原则随时会审。“联审联批会议”制度这一简化审批环节的创新之举在衢州市得到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