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居都市的“农民农”
这群满面尘灰十指乌黑,操着外地口音出现在菜场的农人们,来自何方,又去向何处,偌大的城市里,他们栖身在哪里。
记者|王若翰
在都市生活中,他们是一个被人们的视网膜自动过滤的群体,当菜场中的泥泞与嘈杂遮蔽了人们的感官,当菜品的价格高低、新鲜与否吸引了所有的注意力;没有人再去留意,这群满面尘灰十指乌黑,操着外地口音出现在菜场的农人们,来自何方,又去向何处,偌大的城市里,他们栖身在哪里。
然而,与之相关的另外一个词却一直颇受关注——“菜篮子”问题,每隔几年,它便以“姜你军”、“蒜你狠”、“豆你玩”等各种形式卷土重来。
是时候让我们重视这群从内陆农村,背井离乡来到上海的“农民农”们,和他们的实际生存需求了。华东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日前发布的课题报告《都市庄客——城郊“农民农”群体的边际生存与发展对策研究——基于上海的实证调查》(以下简称《“农民农”调查》)中,他们有了一个与农民工相对的名字——“农民农”。
“隐居”上海
小隐隐于野,中隐隐于市,大隐隐于朝。如果没有华东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学生们的带路,人们不会注意到,在上海闵行区塘湾镇莲花南路旁如荫碧树的掩映下,有一座座低矮的棚户,沿着一条支路走,铺满碎石和煤灰的道路,和柏油铺就的主干道路不露痕迹地完成了交接,我们所熟知的城市忽然变了样,原来,这里“别有洞天”。
眼前的景象,俨然一座位于内陆乡间的村落,农田仿佛一块块旧手帕被杂乱摊放,横七竖八,既不整齐,也不广袤。河里的死水漂浮着藻类植物腐败的味道,穿梭于水沟与肥料堆之间寻寻觅觅的,是一群满身污秽的鸡鸭鹅狗和几个未及总角的孩子。这些与之前看到的公路,不过一排树木和一座土墙的距离。
华东师范大学社会学研究所所长文军在接受采访中表示,多年来自己一直带领学生们致力于对郊县农民的研究,在调查的过程中逐渐发现,上海的外来农民群体很大,占到了上海农业全行业从业人员的41.6%。之所以将这一群体列为重点调查对象,并取名“农民农”,是因为四年前的一次偶然。
“当时学院里一位叫李露萍的大一学生,参加了学校组织的志愿者家教项目,为贫困家庭的孩子提供课余的义务家教服务,因而结识了就读于闵行区塘湾民办小学的陈刚。陈刚当时上小学二年级,因为患有先天性心脏病,动手术落下了一些课。”
到陈刚家里补课,是李露萍第一次走进农民农的家中,虽身在上海,可眼前迥异于城市的生活环境使李露萍感到震撼,并开始对这种“外来务农人员”的群体开始小范围调查。
一年前,华东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农民农”课题组正式成立,针对“农民农”群体的第一次大规模深度调查也开始了。同行的课题组成员姚冠华告诉记者,在一年的时间内,小组成员共走访了上海市7个郊区区县,回收了1253份有效问卷,完成深度访谈58位。基于这些丰富翔实的取样,课题报告《“农民农”调查》出炉,并将参加今年的“挑战杯”全国大学生系列科技学术竞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