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技能哪里学
整合教育、财政、科技、社会团体等优势培训资源,组建起以培训基地为龙头,囊括17家知名专业培训机构的培训集团,以政府采购的形式,免费提供数十个专业技能和实用技术培训项目,形成了职业技能鉴定、就业培训、就业实习、职业介绍“四位一体”的培训新机制
“城中村改造,不仅要让农民带着楼房和商业房这样的有形财富进城,还要让农民带着就业技能和创业本领这样的无形财富进城,这样才能解决他们的可持续发展问题。”未央区委书记杨广亭认为,让城改居民拥有“财富与能力”,是新型城市化过程中政府工作的关键着力点。
24岁的王娜是汉城街道西长吊村人,2008年,她家在城改中分到了260平方米的住宅、100平方米的商铺和30多万元的拆迁补偿款。“按说这辈子啥也不干,靠出租房屋和商铺也挺滋润”,但她却想干点事。去年4月,她在区就业培训中心参加了广告设计专业的培训。经过一个月120课时的学习后,她拿到了计算机操作员中级资格证,成了一家网络公司的网络设计员。她高兴地说,“现在一个月的基本工资有3000元,这还不算提成”!
像王娜一样有就业意愿的城改村民不少。统计资料显示,该区近15万城改居民中,适龄就业人员逾8.5万人。
“要让这么多人尽快实现再就业,就必须构建就业再就业联动支撑体系,以‘大培训、大就业、大保障’促进就业再就业。”未央区就业创业中心主任张峰说。按照这一思路,他们整合区域教育培训机构资源,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形式,成立了以劳动就业培训中心为龙头,职业技能鉴定站、职业介绍服务中心为两翼,职业技能培训学校为主体、其他社会机构为补充的职业培训集团。集团直属培训学校17家、培训教学点13个,开设电工、焊工、厂内机动车辆驾驶、计算机、西式面点师、按摩师等32个专业,年培训能力5万余人次。以培训集团为平台,他们对培训、考核、就业等资源有效整合,形成了集职业技能鉴定、就业培训、就业实习、职业介绍“四位一体”的培训新机制。
42岁的杨军利是未央区汉城街道庞马村村民,所在村组的土地被征用后,“一家人以后靠什么生活”成了杨军利夫妻担心的问题。2012年5月,他接到区里通知,可以免费参加政府组织的各种职业技能培训。在众多可供选择的培训项目里,他选了电工。一个月后,拿到电工技师证。在专门为城改居民举办的招聘会上,他找了份天朗集团的电工工作。“现在保底工资3000元,加上绩效工资,一个月有5000多元的收入。公司不但管吃管住,还给我买了‘五险一金’。”
未央区创业就业服务中心讲师杨志镇说,大多数城改居民年龄大、学历低,中心会推荐电工、焊工、厂内机动车辆驾驶这样实践操作性更强的专业,采取理论、实践交互交叉培训的办法,尽可能让学员学到真本领。
据统计,“百村城改”计划实施以来,未央区以城改居民为重点对象的就业技能培训共举办13类300余期,累计培训21594人,实现合同就业5436人,灵活就业7000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