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经济大省的农民合作经济之路

   2013-07-08 农民日报-中国农业新闻网16750

  省农委农民合作社指导处副处长周林华说,江苏主要通过三个途径来促进全省合作社规范建设发展:示范创建、政府名录管理和加强培训指导。
  
  2009年,农业部等十一个部门在全国联合开展了示范社建设行动。江苏省以此为契机,实行省、市、县三级联创,推动服务成员好、经营效益好、利益分配好、民主管理好、示范带动好的“五好”示范社创建活动。截至目前,江苏共有30家合作社被评为全国示范社,824家入选农业部示范社名录,859家获评省级“五好”示范社。
  
  南通市委农工办合作社处处长李国新说,示范社的规范运作管理,不仅能有效促进自身发展壮大,也会对其他合作社起到示范带动作用。海门市、南通市、江苏省甚至全国的很多合作社都纷纷慕名到常乐镇官公岛瓜果专业合作社考察学习,借鉴其规范建设发展的好经验、好做法。
  
  除了示范社建设,利用政府名录进行管理和扶持、构建四级指导服务体系并加强培训指导,是江苏省促进合作社规范建设的另外两个有效举措。
  
  海门市农工办主任龚见新介绍说,只有符合依法登记、建立健全财务管理和依法进行盈余返还的合作社才会被列入政府名录,才能享受到财政、税收等政府优先扶持的待遇。
  
  据了解,江苏省合作社规范建设发展水平目前已经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全省85%以上的合作社都建立了成员(代表)大会、理事会、监事会“三会”制度,实行民主管理;50%以上的合作社建立了成员个人账户,进行独立核算;可分配盈余按照交易量(额)60%返还的合作社占比达56%。
  
  农民合作社逐渐发展成为江苏现代农业建设的生力军,促进了农业增产增效,带动了农民增收,推动了农村各项事业发展
  
  在寸土寸金的江苏,城市化、工业化进程走在了全国前头,土地资源约束的矛盾也日益突出,工业化、城镇化与粮食保供、农业争效的争地运动时刻都在进行着。
  
  如何确保推进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同时,粮食生产不会成为拖后腿的一环?与工业化、城镇化相适应的土地流转和农业适度规模经营为手段的农民合作经济组织便应运而生,成为推动全省农业产业转型升级、建设现代农业的生力军。
  
  在江苏粮食生产历史性实现“九连增”突破,连续稳居全国第4位的成就中,农民合作社作出了重要的贡献,有数字为证:全省农民合作社经营或服务的农业规模经营面积、农机作业面积、设施农业面积占全省的比重都在60%以上。其中,4250万亩的农业适度规模经营面积,65%以上由合作社直接经营或提供服务。
  
  农民合作社在为江苏省粮食供给作出贡献的同时,还推动了该省高效农业的快速发展。2012年,全省高效农业占全部耕地面积的比重提高到45%,衡量农业产出的综合指标——农业增加值,由2002年的1000多亿元增加到2012年的3100多亿元。
  
  农民合作社的快速健康发展不仅提升了农业现代化水平,还为江苏农民增收致富、农村建设,谱写了精彩华丽的乐章。
  
  戴庄村位于江苏省句容市最南端,传统种植粮油作物,但农业产出效益一直不高。且离中心城镇较远,兴办工业的条件也不优越,经济发展相对落后。2003年,全村农民人均纯收入不足3000元,是茅山革命老区最穷的村之一。
  
  2006年3月,戴庄村成立了有机农业专业合作社。经过多年的探索,合作社发展迅速,全村90%以上的农民加入了合作社。目前,合作社有机农业规模化、集约化种植面积达4000亩,2012年销售农产品金额达1000多万元,全村农民人均收入达13710元,是2006年的2.7倍,已高于句容市平均水平。
  
  像戴庄有机农业专业合作社一样,带领广大村民增收致富的农民合作社,在江苏省可谓是数不胜数。据统计,2012年,全省农民合作社成员的人均纯收入已经比一般农户多增收21%。
  
  合作社的发展,也同时为集体经济的壮大找到了新的抓手和载体。金坛市朱林镇黄金村村民老王跟记者念叨:“我们村原来可穷了。后来,严清华回到村里领着大家成立合作社,进行抱团发展。你看,现在大家都富起来了,而且村集体也通过资金、设备、信息等入股合作社,年年都得到分红,光去年就有147万元的收入。这不,几年前就还掉了以前欠的一屁股债,村账户中的钱现在还有很多呢。”
  
  集体有了钱,农村各项建设就有了基础保障:升级农田水利、道路电力等基础设施;建设污水处理系统,开展环境卫生整治;建立文化娱乐设施,开办农民文化技术培训……
  
  随着农民生活水平、精神文明素质的提高,以及农村各项设施和生态环境的变好,加上合作社、村级民主管理的日臻加强与完善,有效促进了党群关系、干群关系,群众之间的关系越来越和谐融洽,一幅幅“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新农村崭新画卷在江苏广阔的大地上展现开来。
  
  对此,黄金村的老严与许多村民还编了一句话来形容这些变化:从“一代农民腰腿疼,二代农民当工人,三代农民留在城,留守老人田难耕,承包地上一片荒,外出务工心难安,回村种地更不如,个个兜里没几张,村里环境难改观”,到“种田不弯腰,挖沟不用锹,粮草不用挑,吃水不用吊,做饭不烧草,粪坑旱厕全改掉,垃圾清运专人搞,家家有车有电脑”。
  
  关山初度尘未洗,策马扬鞭再奋蹄。30年的孜孜追求,30年的不懈努力,江苏省探索农民合作社又好又快发展的实践进程,在突出地域特色和展示重大成效的同时,也向我们揭示了中国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的一般性和普遍性规律。我们有理由相信,江苏农民合作社发展的探索与实践还会一直继续下去,也将收获越来越多的成果和可学可鉴的经验,并在世界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的历史长卷中书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新闻
  • admin
    加关注0
  • 全站广告征集中...
农民网会员注册登录
广告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
点击排行
农民网会员注册登录
广告
网站首页  |  VIP 特权  |  关于我们  |  客服中心  |  法律声明  |  版权隐私  |  隐私政策  |  网站地图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鲁ICP备12024634号-1  |  鲁公网安备370103020004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