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慧兰望着自己的鸭子不知怎么办才好。潘琦摄
由于担心安全问题,如今整个禽类市场已经一片萧条,而作为整条产业链的最前端,养殖场也难逃一劫。
这些养殖户并没有参加任何形式的农业保险。除了把希望寄托在政府身上,这些养殖户们似乎没有其他规避风险的办法。
法治周末记者潘琦
发自福建龙海
禽流感H7N9疫情改变了很多人的生活。66岁的连清河就是其中一位。
4月19日下午,当法治周末记者在福建省龙海市紫泥镇金定村的“养鸭走廊”上遇到连清河时,他正准备给他的1000只种鸭喂食。龙海市是一个主要的鸭产区,据统计,整个福建漳州90%的种鸭都产自龙海,仅紫泥镇的养殖户就不下400家。
“昨天已经有87例了嘛,人数还在增加。”连清河对记者说。
连清河对禽流感H7N9确诊病例的数目了如指掌。自从在电视上得知出现了“禽流感这个事情”以来,每天按时守在电视机前,关注着禽流感的最新动态,成为这位养鸭户的每日必修课。
由于担心安全问题,如今整个禽类市场已经一片萧条,不少原本人头攒动的卤鸭、鸭面摊位如今门庭冷落,活禽市场更是热闹不再。而作为整条产业链的最前端,种鸭场自然难逃一劫。
不过,对于禽流感什么时候能够结束,连清河心里一点底都没有——他甚至不知道自己的种鸭场到底能不能渡过这一关。
事实上,此次禽流感H7N9产生的消极影响已经超过连清河养鸭30多年来所碰到的任何一个关口。
连清河告诉记者,像类似的遭遇以前也有过,比如2003年的非典,“但跟非典比起来,这次要更严重”。
这种严重性,有数据可以佐证。农业部部长韩长赋4月18日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本次禽流感疫情导致家畜业每天损失达10亿元。
持续投入更像一场赌博
“已经损失了差不多三四万元了!”
41岁的连春泉在谈到损失的时候几乎是喊出来的。相比父亲连清河,他似乎更加悲观。因为在他看来,在目前的情况下,持续的投入更像是一场赌博。
对于种鸭场而言,如果不能靠鸭苗赚钱,那就意味着持续的亏损。因为种鸭每天都要消耗大量的饲料,平摊到每只种鸭身上的成本大约是1元钱。而连家种鸭场的1000只种鸭就意味着每天将近1000元的投入。
在光景好的时候,这1000元的投入可以给他们带来不错的收益,因为一只鸭苗可以卖到两元多。“多的话一天有800颗鸭蛋,除去不合格的白蛋,也有700颗。”连清河说。
而现在,连家出产的几乎都是不值钱的白蛋。“因为没有人买鸭苗了,而且处理起来很麻烦。”
连清河介绍说,一只蛋从出壳到孵出小鸭大概需要30天左右,从一开始没人要鸭苗他们就不再出产胚蛋,而已经孵成小鸭了那就没有办法了,最后这些鸭苗还是卖给中转站处理掉。
“很便宜的,就跟倒掉一样。两三毛钱就卖掉了,正常的话要两元多。”
连清河边说边摇头,其实他从一开始看到电视播禽流感就意识到麻烦来了。“有报道就有损失,就会影响市场,小鸭就没人要,价格就低了。人们比较敏感,像肉类就不吃了。大鸭小鸭都受影响。”
就是一开始就知道结果,连清河也没有办法,因为不止鸭苗没有人要,他的种鸭也没有人要。所以,他只能硬着头皮养下去。
儿子连春泉每天都在焦虑着,因为从早上一睁眼,大把的钱就打水漂儿了。
“现在养下去,成本就投下去,没有办法。但这样坚持半年就是10万元。”连春泉告诉法治周末记者,一只母种鸭从小鸭养到成鸭成本要130多元,现在即使处理1只也就卖20多元,损失10多万元,只能先赌一把。
不过,这场“赌博”对于连春泉一家来说意味着巨大风险,因为这个种鸭场是连家的收入来源,一家三代全靠这个生活。
据这对父子介绍,连家的鸭苗是卖给林顺东的种鸭场来处理的。这个种鸭场位于新洋村。
当法治周末记者来到这个当地最大的种鸭场时,种鸭场的工人们正在看电视,工人说自从禽流感H7N9出现以来,他们就没有以前那么忙了。
“之前电视里面说官员带头吃鸡,就有网友说是作秀,但这个秀是有必要作的。”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工人指着电视跟法治周末记者说。他还告诉记者,他们照样吃鸭,他们养鸭的不怕,就是买鸭的人怕。
记者在种鸭场看到,其中的一间仓库里,用来装鸭苗的空竹筐被高高摞起。工人告诉记者,如果市场不能好转,这些竹筐会摞得更高。而在旁边的一间孵化室里,盛放胚蛋的床架则空了一半。
工人说,目前种鸭场里已经消减了三分之二的产量,就在前几天他们刚刚处理了一批新孵出的鸭苗,或卖给蛇厂喂蛇,或直接扑杀。而这些鸭苗原本是要卖给当地养鸭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