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建设中国特色世界城市的现代农业

   2013-03-21 中国农业新闻网16670

  北京市正大力推广食品追溯的公共信息平台,只要在手机上安装软件,通过二维码扫码拍照,结合食品安全终端数据库,就可轻松掌握农产品来龙去脉。目前,北京“三品”(绿色、有机、无公害)认证产品占农产品生产量近40%,生产基地农产品合格率处于全国前列。
  
  另一个层面的安全是农产品控制力,这种控制力体现在农业合作上,立足与周边地区产业资源互补,实现农业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
  
  其中的典范是“京承合作”。承德与北京山水相依,是首都绿色生态屏障和重要水源地。从2004年双方拉开农业战略合作序幕至今,合作项目已达98个,总投资115亿元,带动承德农户15万户,占全市农户总数的18%。京承两地政府间形成了良性互动的长效机制。目前北京共创建蔬菜畜禽等各类外埠基地67个,先后同河北、山西、内蒙古、吉林等省区签订了《农产品产销合作框架协议》及蔬菜产销合作协议,可控安全农产品比例进一步提高。
  
  发挥首都生态宜居的重要基础功能,必须实现农业与环境相协调、循环可持续,实现人与自然相交融合、良性可互动,实现人与文化相融合、创意可发展
  
  近些年,有一个概念在北京方兴未艾——“生产性绿色空间”。市农业局副局长郑渝说,北京借鉴国外经验把农业创新地定义为绿色空间,把农业的生产和生态功能紧密结合,农田景观本身就是城市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作为世界城市实现可持续发展,北京必须发挥农业这一可持续发展基础产业作用;北京农业之所以能够永续发展,关键也在于生态功能。传统农业对提高城市宜居作用有限,都市型现代农业使城市环境更美好。研究显示,北京347.53万亩农田总服务价值120亿元,其中生态价值90亿元,是产品价值的3倍。
  
  为此,北京在全国率先实现全面保护性耕作,2008年又率先建立冬季作物生态补偿机制,对冬小麦进行补贴,全面维护和提升整个北京农业的生态价值。据测算,2009年北京市农林水生态服务价值达1万亿元左右,与当年全市的GDP大体相当。尽管农业增加值不高,但有1万亿生态服务价值,能够支撑2000多万人在城市中日常生活。
  
  “一步一景,十步成画。”如今北京的现代农业成了首都的大景观。在京承高速路沿线,以籽种、设施、观光和科技农业为重点,精心布置11个景观农业节点,打造68公里“都市型现代农业走廊”。2012年着重在首都机场航线区域建设了万亩现代农业示范园。
  
  在延庆县千家店镇,统一规划镇内黑河、白河沿岸16个行政村71个自然村营造山水景观,称为“百里山水画廊”,已经将全镇变成了国家AAAA级景区。退稻的农田里,1.4万亩杏树茁壮成长,杏树下种植万亩黄芩,同时种有2000亩向日葵。花开时节一派“人间胜景”。
  
  景观农业大至整座城,小至一楼顶、一阳台、一盆栽,有农业的地方都可以成为风景。《舌尖上的中国》热播让北京市民张贵春和他的楼顶农业“火”了一把,他的一句“我种的不是菜,种的是心情”让人印象深刻。在空间拥挤的城市,也只有都市型现代农业,才能在人们心里生根发芽、沉淀生活。北京可进行绿化的屋顶约有6000万平方米,蕴含经济效益高达50亿元。
  
  农业的生态功能既有生态修复作用,又为资源循环利用提供可能。在被誉为“未来农场”的延庆德青源生态农场,空气清新、风景如画,闻不到鸡场特有的异味。这归功于国内最大鸡粪发电项目——德青源沼气发电厂,将每天产生的200多吨鸡粪、300多吨污水收集利用,源源不断转化为“绿色电力”。工程每年为北京提供1400万度电,相当于节约标煤1700吨;生产的沼气供园区自身和周边农户取暖、做饭,并为当地农户提供优质有机肥18万吨,公司的目标是实现生产全程“零排放”。作为年存栏300万只蛋鸡的我国蛋品行业领军企业,德青源占据北京品牌鸡蛋市场68%以上的份额。
  
  在北京发展较早的循环农业已深入人心。如今的京郊大地,环境焕然一新、生态明显改善。2006年开始实施的“三起来”工程让农村亮了起来、让农民暖了起来、让农业资源循环了起来,越来越多的农民已经“走上平坦路、开上私家车、喝上自来水、住上整洁房、用上卫生厕”。
  
  结合世界城市的发展经验,有专家总结:世界城市不能建立在生态恶化的条件下,也不能建立在生活单调的条件下。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新闻
  • admin
    加关注0
  • 全站广告征集中...
农民网会员注册登录
广告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
点击排行
农民网会员注册登录
广告
网站首页  |  VIP 特权  |  关于我们  |  客服中心  |  法律声明  |  版权隐私  |  隐私政策  |  网站地图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鲁ICP备12024634号-1  |  鲁公网安备370103020004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