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醒认识城乡收入差距
“2012年的城乡居民收入比的差距已缩小为3.10∶1,值得注意的是,这个比值不能准确地反映城乡居民收入的实际差距,如果再加上城镇居民享有社会保障、各种福利和补贴,城乡收入差距将更大。”全国政协委员、民进中央常委、清华大学蔡继明教授说,来自世界银行的有关资料显示,世界上多数国家的城乡收入之比为1.5∶1,而我国的实际情况却大大超过了这一比值。
分析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原因,全国人大代表、河北省工商联副主席魏少军、民盟贵州省委副主委、贵州民族大学图书馆馆长卢云辉说,成因是多方面的:
体制改革不平衡——
1978年,我国由农村开始进行体制改革,1985年面向城市进行改革。体制改革给经济注入了活力,使城乡居民收入水平不断提高。但在改革过程中,农村居民内部和城镇居民内部的个人收入增长都是不平衡的,城乡改革不平衡加剧了城乡居民收入的不平衡,带来了收入差距的扩大。
城乡二元结构分割——
城乡二元结构,导致了城乡居民劳动生产率方面的巨大差异,但实行城乡分割的二元经济体制加剧了城乡发展的不同步,是导致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持续扩大的主要原因。
由于实行城市和农村两种户籍制度,造成城乡劳动力市场分割和城市劳动力市场对农民的封闭,加固了城乡二元结构的格局。城乡两种户籍制度的长期存在阻碍了农村剩余劳动力自由流动,农民享受不到公平的就业机会、薪酬水平、福利待遇,并且农民进城务工也会面临很多障碍,这种种因素都把农村劳动力长期禁锢于农村和农业,使农民的非农收入减少。
城乡统筹力度不够——
农民增收的外部压力变大。很多地方农业现代化与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不但没有同步,还出现激烈的博弈。这种博弈主要表现在对资源的占有,争夺淡水资源、耕地资源、劳力资源。在很多地方可以说,工业化和城镇化给农业带来的压力仍然大于动力,城市对农村的索取仍然大于反哺,对农业的支持仍然大于制约。
分配、社保等制度亟待完善——
在按劳分配与按要素分配相结合的新的分配机制下,按照投入生产要素的贡献来分配收入,不同的要素所有者由于拥有要素的数量、质量不同而获得不同的收入。这对促进经济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进作用,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居民的收入水平,但由于城乡空间地域在市场化等方面的显著差异,城镇居民从中受益较多而农村居民从中受益不大,结果在客观上也起到了扩大城乡居民收入分配差距的作用。
“我国社会保障制度不健全,覆盖面低。”全国政协委员、河南信阳毛尖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陈世强对此有着清醒的认识。他认为,迄今为止,我国农村仍未能建立一套像城市那样的社会保障体系,而养老保险方面,尽管不少农民参加了新农保,但数量还是很低的,绝大多数农民还要靠家庭自保来实现保障。此外,进城农民工的合法权利无法得到有效保障,且难以纳入城镇社会保险体系;失地农民的就业和社会保障问题没有系统的解决办法。因此,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存在的缺陷,使得我国的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居高不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