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新农合”将试点社区首诊
参合人员就医须先去社区;今年在平谷、密云两区县试点,后年有望推至全市
今年,北京将对“新农合”(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参合人员试行社区首诊制,首批试点设在平谷、密云两区县。即参合人员就诊须经社区、乡镇首诊治疗,否则住院医疗费用不予报销。2015年该试点有望扩至全市。这是记者昨日从北京市卫生局了解到的。
急诊住院患者应补办转诊手续
目前,北京城镇老年人和无业居民已实行社区首诊制度,这意味着按照居民医保规定,老年人、无业居民群体看病就医需先到社区医院就诊,如果有病情需要再经社区转诊至大医院。
昨日,市卫生局表示,北京“新农合”参合人员今年也将试点社区首诊制,即由社区和乡镇家庭医生首诊。目前,平谷、密云两区县已确定为试点区县,自今年起率先实施;2015年该政策有望扩至全市。
社区首诊制的具体试点办法是,基层医生与县医院签约实现双向转诊服务。因病情需要转诊的,由服务团队及时为患者办理预约转诊手续。参合人员未经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办理转诊手续而发生的住院医疗费用,新农合基金将不予支付。
因急诊、抢救直接住院治疗的人员,应当在住院7日内到本人定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补办转诊手续。
社区首诊试点参合人员预约制
据悉,今年市卫生局还将在试点区县,探索新农合参合人员首诊预约制。届时,将搭建一个居民与社区卫生机构的信息联络平台,社区患者可以通过社区健康通、信息平台等方式向社区医生提前预约。
市卫生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希望能够通过政策引导,在试点区县理顺各级医疗机构服务协作的关系,形成“大病、小病分治,急病、慢病分开,基层首诊、分级医疗”的医疗服务格局。
其中,患者就医将在基层首诊;病、重症由社区和乡镇医疗机构预约转诊到县医院,疑难重症通过绿色通道预约转诊到各区县对口支援的三级医院;亚急性期康复病人和需长期医疗护理病人纳入长期住院集中管理。
■相关新闻
7区县试点培训助理全科医生
昨日,北京市卫生局召开助理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试点工作启动会,首批来自北京通州等7个郊区、县基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和乡镇卫生院的122名医学专科生,将进入海淀医院等11家医院培训基地接受为期两年的培训。
今年启动的助理全科医师培训对象包括:已在或将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包括乡镇卫生院)从事全科医学工作的2012年临床医学专业三年制专科应届毕业生;2012年以前的临床医学专业三年制专科毕业生可根据用人单位需要选派。
市卫生局称,各项考试、考核成绩合格,并通过执业助理医师资格考试者,可获得卫生局统一印制的助理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合格证书。
据悉,全科医生作为为社区、家庭提供初级卫生保健服务的医师,目前是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的重要力量。而北京全科医生的缺口依然明显。(记者温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