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农业和农民:种粮不挣钱种菜投资大

   2013-01-18 人民日报16840
核心提示:  编者按:七连增,八连增,九连增全国粮食连年增产支撑着我们的发展,然而务农有效益吗?吃亏吗?得实惠吗?10年后收入能倍增吗?这些问题让关注三农的人们时时牵挂。
  编者按:七连增,八连增,九连增……全国粮食连年增产支撑着我们的发展,然而务农有效益吗?吃亏吗?得实惠吗?10年后收入能倍增吗?这些问题让关注“三农”的人们时时牵挂。
  
  本报记者走基层,在河南延津蹲点调研,所见所闻喜中有忧。中央加大财政投入,地方出台配套措施,支农力度空前加大。但农民也有苦衷:种地也就“裹得住”温饱,要“有效益”、“能致富”,制约与难题还不少。这个产粮大县的忧喜提醒我们:只有让农民种地不吃亏,得实惠,才能保障粮食安全,让农业强起来、农民富起来。
  
  第一场雪落之前,我们来到了延津。
  
  延津,豫北一个普通的农业小县。全县总人口48万,87%是农民,可用耕地人均两亩。
  
  地少,并未影响农民种粮的热情。“能种的地方都种上,四米路掉两米宽。”
  
  种粮食,“合理利润”如何保?
  
  王楼乡乔杏庄村。乔纯军的家院子不大,住着一家6口,房子是十多年前修的,下雨就漏。家里小板凳不够,他自己身子一歪,坐到灶台前一堆树叶上。“日子过得不算富裕。”老乔给我们数了数今年的收入:
  
  “小麦收了800斤,每斤能卖1.06元;玉米1000斤,每斤1元;再加上每亩地的种粮补贴115元,毛收入不到2000元。”
  
  “实际落到手里的可少多了。一亩地种下来,种子40元、底肥180元、尿素150元、农药40元……除去这些,一年能落个1200元就算多的了,这还不算人工钱。”
  
  老乔家总共8亩地,全家一年种粮纯收入还不到1万元。
  
  不过,比起以前算是好多了,“以前一亩地就产四五百斤,再说现在也不用交公粮了,种地国家还给补贴。”
  
  的确,国家近年来在农业方面投入巨大。以农田基础设施改造为例,延津在2010年启动南水北调渠首及沿线土地整治重大项目,计划在5年内完成全县50万亩中低产田的改造,其中95%的资金由国家承担,改造后亩均增产约150斤。
  
  尽管如此,仍然难说农业发展已进入“最好的时光”。“农药、化肥价格比头几年都翻了一番了,粮食才涨了两三毛钱,追不上啊!”老乔说。
  
  粮价上涨的空间有限,延津的许多基层干部寄希望于“利益补偿”机制。
  
  “在计税面积里的耕地,每年每亩地农民能拿到110多块钱的补贴,这补贴能不能随着国家财政收入、农资价格上涨而上涨?”
  
  “咱虽算产粮大县,可也是财政穷县,每年收入不到4个亿,跟东部粮食主销区的财力没法比。能不能每调出一吨粮食就给咱相应的补贴?”
  
  “能不能在县级层面搞碳交易平台呢?咱把用不了的碳排放指标拿去交易,收益用于补贴农业生产发展。”
  
  “加快让农业获得合理利润、让主产区财力逐步达到全国或全省平均水平”,延津干部群众的期待,获得了中央政策的呼应。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新闻
  • admin
    加关注0
  • 全站广告征集中...
农民网会员注册登录
广告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
点击排行
农民网会员注册登录
广告
网站首页  |  VIP 特权  |  关于我们  |  客服中心  |  法律声明  |  版权隐私  |  隐私政策  |  网站地图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鲁ICP备12024634号-1  |  鲁公网安备370103020004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