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早上一个鸡蛋、上午做体操、午睡后学唐诗、晚上还能看电视……在北京市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流浪儿“小叮当”住了6个月后,“小尖脸”变成了红扑扑的小圆脸。
3岁半的“小叮当”是聋哑儿童。约6个月前,小叮当的父母将他遗弃到北京西站,当西站警方发现他时,“小叮当”已经独自在那里转了10天了。这10天里,就靠北京西站的路人递给他吃的、喝的生活。在救助中心生活了几个月,小家伙长高了,也长胖了,见人就露出开心的笑容。
据市民政局介绍,截至11月30日,类似“小叮当”的流浪儿,北京市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10年来已救助5798人次,其中5749名受助未成年人已经回归家庭和社会。今年,北京市共救助流浪未成年人约1100人次,同比去年减少20%。
不满16岁的张建初中毕业就从陕西跑到北京“找工作”,很快却过起了流浪生活,脏乎乎的手和脸上都皴了。张建来到救助站,工作人员不但给他做了健康体检,还给他准备了从内衣、内裤到外衣、外套全新的衣服。与张建家乡民政部门、派出所联系后,因为张建家庭贫困、父母无法来北京接孩子,工作人员和当地民政部门,又一路接力护送他回家。
像小叮当、张建这样的未成年流浪少年儿童,主要是由公安、城管、民政等部门工作人员在街头巡查时发现后送来的。其中,流浪乞讨的占三分之一,务工无着的占近三分之一,其余三分之一主要是被父母遗弃、被偷被骗、寻亲不着、离家出走的孩子和服刑人员子女等。
“在这里工作,没有爱心、耐心和善心根本不行,要比妈妈那样对待孩子还要好。”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教育管理科科长王立红说,“对待自己的孩子还可以发发脾气,甚至骂几句。但对这里的孩子不可以,只能耐心引导。”她说,孩子们都很可怜,当孩子生病时,工作人员都会第一时间送他们去医院看病。
北京市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2003年由一所废弃小学改建而成,当年《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实施。救助管理制度建立初期,主要为受助未成年人提供基本保障型救助服务,如饮食、住宿、医疗和通讯联系、帮助返乡等。目前,中心还为受助未成年人提供文化知识教育、心理辅导、行为矫治、技能培训等发展型救助服务,传统的以回家为导向的服务,已经向以回归社会为导向的服务过渡。(采访中被救助儿童的名字均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