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十年,农业科技创新力量磅礴

   2022-08-24 农民日报15660
核心提示:智能农机在田野里奔腾辗转,自动播种、施肥、收割,却不见一人;指尖在屏上轻轻一点,旅行之余也可以给大棚里的蔬菜浇水施肥;没有土壤,没有阳光,植物工厂里的蔬菜依

智能农机在田野里奔腾辗转,自动播种、施肥、收割,却不见一人;指尖在屏上轻轻一点,旅行之余也可以给大棚里的蔬菜浇水施肥;没有土壤,没有阳光,植物工厂里的蔬菜依然长得旺盛……科技与农业融合,描绘着最时尚、最具创造力的乡村图景。

这十年,全国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突破61%、全国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超过72%、农作物良种覆盖率稳定在96%以上……一连串耀眼的成果和数据,勾勒出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农业科技创新发展的历史性、格局性、整体性重大变化:我国农业科技整体实力进入世界前列。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统揽全局、审时度势,对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加快农业科技进步作出一系列战略部署,我国农业科技事业加快发展,创新体系更加健全,创新能力显著增强,广大农业科技工作者奋勇登攀,科技创新为乡村振兴和农业高质量发展注入了不竭动力、提供了有力支撑。

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我国农业科技水平整体进入世界前列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着眼全局、面向未来,作出“必须把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的重大战略抉择,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农业科技创新,2013年在山东农科院考察时,对农业科技创新作出了重要指示,强调农业出路在现代化,农业现代化关键在科技进步;我们必须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重视和依靠农业科技进步,走内涵式发展道路。

科技强农、科技兴农的号角吹响。围绕农业科技重大问题,《农业部关于深入贯彻落实中央1号文件加快农业科技创新与推广的实施意见》《关于深化农业科技体制机制改革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意见》《农业部关于促进企业开展农业科技创新的意见》《关于加强农业科技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的若干意见》等一系列政策先后出台,对我国农业科技创新事业进行战略性、全局性谋划。从中央到地方,农业科技发展以前所未有的力度强力推进,创新驱动的新引擎已经全速发动起来。我国农业科技整体水平加速提升,基础研究和战略高技术获突破性进展,取得大量居世界先进水平的重大创新成果。

为抢占世界农业科技制高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系统部署了“七大农作物育种”“智能农机装备”“蓝色粮仓科技创新”等重点专项。在转基因生物新品种培育重大专项支持下,我国转基因研发取得了一批重大标志性成果,转基因研发水平跃居世界前列。值得一提的是我国农业基因组研究实现了“弯道超车”,我国牵头完成了小麦、谷子等粮食作物,棉花、油菜、烟草、马铃薯、番茄、甘蓝等主要经济和园艺作物基因组的测定,奠定了我国在国际农业基因组研究领域的领先地位。

《2021中国农业科学重大进展》显示,我国农业基础研究领域取得引领性、开拓性、突破性重大进展,在作物、园艺、兽医等学科领域已处于领跑地位,推动我国农业科技由局部创新向“自主基因、自主技术、自主品种、自主产品”的整体性跨越。

我国农业科技创新要素支撑更加有力,以强基础、提能力为重点,打造了完善的高水平创新平台。开创性地探索实践了“学科群”的建设思路,实现了重点实验室由“一个一个建”向“一群一群建”的转变。经过多年的建设发展,已经形成了由469个重点实验室组成的农业农村部学科群重点实验室体系。强化农业基础性长期性科技工作,构建起以11个农业科学观测数据中心为“塔尖”、148个国家农业科学观测实验站为“中坚”、4万个农业生态环境国控监测点为“塔基”的金字塔式工作架构,建强了科学观测站网络体系、农业大数据平台,为农业科技高水平自立自强创造有利的条件。

科技夯实大国农业的根基,引领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

2022年的小麦丰收尤为不易:主产区小麦晚播15天左右,弱苗率近三成,近十年同期最高。在“逆势”中实现稳粮保丰收,科技壮苗的效果尤为突出:调动农科教系统力量,组建部省联动专家组,编制技术指导方案,专家一线指导,农技员技术培训,线上线下同步技术服务,小麦不收,科学管理不停,“藏粮于技”的主旋律在田间奏响。

确保口粮绝对安全是新时期国家粮食安全战略的核心任务。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人的饭碗任何时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中,饭碗主要装中国粮。”我国农业科学家围绕水稻、小麦、玉米三大粮食作物,成功培育出“超级稻”“矮败小麦”“高淀粉玉米”等一批高产、优质新品种,开发出配套的高效栽培技术并得到大面积推广应用。13个粮食主产省认真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全面推进科技支撑粮食丰产增效,每年有2万项次新技术、新品种、新装备运用于粮食主产区,为确保粮食生产能力稳定在1.3万亿斤提供了强有力支撑。

种业是国家战略性、基础性核心产业。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下决心把我国种业搞上去,抓紧培育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优良品种。随着作物良种联合攻关和畜禽遗传改良工作深入推进,良种自主创新和供应保障能力不断提升。目前,我国主要农作物良种基本实现全覆盖,自主选育品种面积占95%以上,主要畜种核心种源自给率超过75%,隆平高科等中国种业企业逐步走进国际市场,我国由种业大国向种业强国迈进步伐更加有力。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大力推进农业机械化、智能化,给农业现代化插上科技的翅膀。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农业机械化取得了显著成绩,农机装备总量持续增长、作业水平不断提升、社会化服务能力显著增强,农机拥有量、使用量位居世界前列,农业生产进入了机械化为主导的新阶段。智能化农机亮点纷呈,北斗示范应用加快推进,自动驾驶拖拉机、无人插秧机、无人地面植保机、无人联合收割机等智能化设备应用更加广泛,植保无人飞机大面积应用。与此同时,我国农机装备制造迈入大国行列,我国农机制造能力和水平不断提高,高速插秧机制造技术突破日韩垄断,采棉机主要依赖进口的局面被改变,蔬菜钵苗高速移栽、畜禽精准饲喂、深海网箱智能化养殖等技术加快应用,农机研发规模世界第一。

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高我国农业质量效益竞争力,必然要求以科技创新作为强大引擎,着力解决制约“节本增效、质量安全、绿色环保”的关键问题。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加快集成推广化肥农药减量增效的绿色高效技术模式,测土配方施肥、水肥一体化、机械深施、有机肥替代等节肥技术,以及生态调控、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和精准施药等节药技术得到大面积推广应用。肥料、饲料、农药等投入品的有效利用率显著提高。三大粮食作物化肥农药利用率双双达到40%以上,使用量连续多年负增长;全国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达到76%,实现由“治”到“用”转变;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87.6%,农用为主、多元利用格局基本形成;农膜回收率达到80%,重点地区农田“白色污染”得到有效防控。

我国开展绿色技术创新和示范推广,通过果菜茶有机肥替代化肥、奶牛生猪健康养殖、测土配方施肥、病虫害统防统治、稻渔综合种养等绿色技术和模式,着力提升农业绿色发展的质量效益和竞争力,已建设300个化肥减量增效、150个果菜茶全程绿色防控、723个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674个秸秆综合利用、100个农膜回收重点县,形成现代农业绿色发展模式。

全产业链支撑现代农业,农业科技让生活更美好

炎炎夏日,走进农产品市场,畜禽水产、蛋奶蔬果,应有尽有。随着人民生活的不断提高,我国农产品品种越来越丰富,优质农产品数量不断增加。我国“米袋子”“菜篮子”“果盘子”“肉案子”及水产品供应充足、品种丰富、价格稳定的背后,是农业科技不断创新和强力支撑。

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经过十多年的建设已稳定成熟,每一个产业都有一支服务国家目标的科技队伍,分布在产业的各个环节和各主产区。每个体系都由业内顶级科学家担任首席科学家,并按照产业链条环节设置了遗传育种、病虫害防控、栽培养殖、产品加工等领域的岗位科学家,在主产区设立若干综合试验站。

农业农村部科技教育司司长周云龙说,产业的每个环节、领域都有相应的科技力量支撑,避免了以往按照学科组织科研导致创新链被人为割裂的弊端,搭建了农业科技联合协作的大平台。

不同领域的科学家建立了大协作机制。蜂体系授粉岗位科学家邵有全介绍,蜂体系专家开展了跨体系专家的合作,与苹果体系专家在山西运城试验站的配合下建设了苹果蜜蜂授粉示范基地,60万亩苹果全部实现蜜蜂授粉;在梨体系专家的配合下制定了快速嫁接开花技术,让果农将蜂搬进果树园,给农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效益。

把综合试验站设在企业,这样科技创新才能离产业足够近。北京华都峪口禽业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孙皓,也是国家蛋鸡产业技术体系综合试验站站长。试验站设有蛋鸡研究院,集结了630多项科技成果,不仅满足企业需求,也承担着带动农户的任务。“我们通过与企业合作,一方面可以促进成果转化,另一方面也能逐渐培养和带动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国家蛋鸡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中国农业大学教授杨宁说。

来自全国800多个中央和地方农业科研、教学、企事业单位的2800多位农业科研人员,汇聚在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进行科技攻关,建立了从产地到餐桌、从生产到消费、从研发到市场一体化的创新链条,努力突破共性技术、集成关键技术、熟化配套技术,奠定了产业变革的科技基础。

农业农村部推介的主导品种、主推技术一半以上是由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研发的,小麦“一喷三防”、奶牛饲料高效利用、深海网箱养殖、稻田综合种养等技术应用,大幅度提升了我国农产品综合生产能力。

国家生猪产业技术体系研发的“中芯一号”家猪基因芯片,打破了欧美控制;国家肉鸡产业技术体系自主培育的京海黄鸡品种,市场占有率从20%提高到50%以上;国家水禽产业技术体系自主培育的北京鸭新品种,彻底解决北京烤鸭的“填鸭”问题。

柑橘体系将新品种培育、果园改造、病虫害防控等技术进行系统集成,彻底改变了我国柑橘产业传统生产方式,使我国柑橘供应期从原来的3个月延长到10个月,摆脱了市场对国外品种的依赖。

为适应我国城乡居民对农产品消费不断增长和日益丰富的需求,我国不断优化调整农业科技力量布局,大大充实和强化了果蔬、畜禽、水产等优质农产品生产和精深加工方面的科技力量与科技成果供给。

从上到下,我国建立了完善、系统的科技支撑现代农业的产业技术体系、农技推广体系、现代农民教育培育体系。

面向农业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主战场,我国基层农技推广体系网越织越密,有效推动新品种、新农艺落地生根,跑赢现代农业发展的“最后一公里”,迈入“一主多元”融合发展新阶段。近55万推广机构人员遍布全国,一批批“土专家”“田秀才”躬身乡野,把实用技术和贴心服务送到田间地头。

高素质农民成为农业先进技术的践行者。2014年至今国家累计投入资金159.9亿元,培育高素质农民超过700万人次,坚持“需求导向、产业主线、分层实施、全程培育”,技能培训与学历教育协同、提升能力与延伸服务衔接,不断发展壮大高素质农民队伍,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科技创新与体制机制创新“双轮驱动”,形成创新发展的强大合力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以深化改革激发创新活力,对科技体制改革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顶层设计,改革政策密度之高、力度之大、范围之广前所未有,也为农业科技跨越发展创造了前所未有的新机遇。

农业科技一度面临科研与经济“两张皮”问题,大量科技成果无法从实验室走向企业、走向市场。打破阻碍,拆掉“藩篱”,打通科技创新与经济社会发展通道,改革势在必行。农业农村部认真贯彻党中央的决策部署,大力推进农业科技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让机构、人才、装置、资金、项目等要素充分活跃起来,形成创新发展的强大合力。

种业是农业领域科技含量高的基础环节。农业农村部以种业权益改革和良种联合攻关为突破口,完善科技体制改革总体设计和制度框架,为农业科技创新创业清障搭台。农业农村部、科技部、财政部等三部委从2014年开始,在4家中央科研单位实施了种业科研成果权益比例改革试点,核心是科研人员个人将从其成果中获得直接回报,而且比例将不低于40%。

将种业科研成果“确权”给科研单位和科技人员,触发科技成果转化“核裂变”,促发农业科技人员创新创业热潮。2014年8月,国家种业科技成果产权交易平台启动当天,“京科968”三系配套杂交制种法转让、3K玉米SNP标记开发与利用经营许可转让等9笔交易签约,成交总金额超过3000万元。

为推动更多农业科技成果落地生根、开花结果,“全国农业科技成果转移服务中心”2015年启动运行,建立起国家级农业技术转移和成果转化综合服务机构。截至2021年底在中心网站公示公告的已交易成果225项,合同金额5.06亿元,一大批新技术、新模式得到落地转化。

在农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项目组织实施中,探索构建符合农业科研特点与产业规律的新型科研组织模式,推动分类实施“揭榜挂帅”“赛马”“择优委托”等制度,启动实施了大豆、玉米种源攻关“揭榜挂帅”工作。

农业科技强化成果导向,赋予科研机构和科研人员更大自主权和决策权,切实把“权”放下去。在国家重点研发专项、转基因重大专项等300多个项目中,做到三个“自主”,即在研究方向不变、考核指标不降的前提下,科研人员可以自主调整研究方案和技术路线,自主组建科研团队,自主调剂相关预算科目。

实施中央级农业科研机构绩效评价改革试点建立健全绩效评价制度,以主体定位与核心使命为评价依据解决评价导向“唯论文、唯奖励”和评价方式“一把尺子量到底”等问题。在试点成效的基础上,及时印发《关于深化农业科研机构创新与服务绩效评价改革的指导意见》,指导全国农业科研机构加快构建以研究创新度、发展贡献度、产业关联度为导向的分类评价体系。

国家农业科技创新联盟搭建了科企融合平台载体,整合优势科技资源,围绕解决行业性、区域性和基础性重大问题,先后认定了优质奶业、棉花产业、渔业装备等60个农业科技创新联盟,上千家科研院校、企业参与联盟建设,有效改变了各类科技创新主体单打独斗、各自为战的现状,基本形成了产学研用紧密结合、上中下游有机衔接的协同协作格局。国家棉花产业联盟联合我国棉花“科研-生产-加工-流通-纺织-服装-贸易”全产业链208家企事业单位,致力打造我国优质棉花全产业链国际品牌CCIA,促进我国由纺织大国向纺织强国转变。

建设现代农业产业科技创新中心,打造区域经济增长极。按照建设“农业硅谷”的思路,建设了南京、太谷、成都、广州、武汉5个国家现代农业产业科技创新中心,大力推动关键技术集成、创新要素集聚、关联企业集中、优势产业集群,搭建科学家与企业家同台唱戏、创新要素与产业发展深度融合的平台。截至目前,共有389个高水平科研团队、420家高科技企业、30支高质量基金入驻5个科创中心,“农业硅谷”效应逐步显现。

机制体制的变革与创新,激发了科技人才队伍干事创业的热情。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农业科技人才队伍结构进一步优化,逐步构建了满足现代农业发展需要的四支农业科技队伍:一批深怀爱国之心、科学素养深厚的战略科学家在国家重大科技任务中担纲领衔,一批富有奉献精神的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在解决“保供、解卡、防风险、绿色转型”等产业难题中贡献力量,一批三农情怀深厚、创新潜力突出的青年科技人才队伍,在重大农业科技项目、创新平台建设、产业技术体系中勇挑大梁,一批扎根基层的农技推广人才、高素质农民和乡土人才正在乡村振兴中大显身手。这十年间,人才队伍不断成长壮大,我国农业科技创新实力正在从量的积累迈向质的飞跃,从点的突破迈向系统能力提升。

强农兴农,科技先行。从对农业科技创新进行长远谋划,到搭建农业科技创新制度的四梁八柱,再到激发科技创新潜力的一系列实招,我国农业科技创新活力不断迸发,用一个又一个丰收为国家粮食安全和经济社会发展夯实基座,让农业现代化征程行稳致远、铿锵有力。

作者: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李丽颖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新闻
  • admin
    加关注0
  • 广告合作征集中...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VIP 特权  |  关于我们  |  客服中心  |  法律声明  |  版权隐私  |  隐私政策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鲁ICP备12024634号-1  |  鲁公网安备370103020004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