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发展:农业发展观的一场深刻革命

   2022-05-30 中国农网24580
核心提示:春日里,吉林省梨树县免耕播种机轰鸣作响,一颗颗饱满种子钻入泥土,一层层薄薄的秸秆碎屑覆盖大地,广袤的黑土地上孕育着生机。凤凰山农机农民专业合作社理事长韩凤香

春日里,吉林省梨树县免耕播种机轰鸣作响,一颗颗饱满种子钻入泥土,一层层薄薄的秸秆碎屑覆盖大地,广袤的黑土地上孕育着生机。凤凰山农机农民专业合作社理事长韩凤香笑着说:“已经5年啦!我们合作社承包的1000余公顷土地,全部采用保护性耕作种植方式,边种边养,秸秆粉碎烂了之后地不干,保水保肥保墒,黑土层变厚了,玉米的根也扎得深了,增产效果越来越明显。”保护好耕地中的“大熊猫”黑土地,是推进东北农业绿色发展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我国广袤田野上农业绿色发展革命的缩影。

农业的绿色发展与人民福祉紧紧相连。2017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审议《关于创新体制机制推进农业绿色发展的意见》时指出,推进农业绿色发展是农业发展观的一场深刻革命,也是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主攻方向。

一场围绕农业的绿色变革,在乡村沃野间轰轰烈烈展开。党的十八大以来,各地区各部门以绿色发展为导向,以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为动力,更加注重资源节约、更加注重环境友好、更加注重生态保育、更加注重产品质量,农业绿色发展迈上新台阶。

建立以绿色生态为导向的制度体系,释放农业绿色发展活力

农业,来源大自然,本色就是绿色。然而,一段时期以来,在传统发展观作用下,为片面追求产量,不顾土地承载力,农业涸泽而渔的行为十分普遍,导致地力透支、面源污染加重。以往的路子已经难以为继,未来的农业面临巨大挑战。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2017年我国出台的第一部农业绿色发展的指导文件——《关于创新体制机制推进农业绿色发展的意见》,为农业绿色发展指明了目标和方向——把农业绿色发展摆在生态文明建设全局的突出位置,全面建立以绿色生态为导向的制度体系,基本形成与资源环境承载力相匹配、与生产生活生态相协调的农业发展格局。

以绿色生态为导向,更多的法律法规、行业标准、补偿制度等被纳入改革政策层面,为深入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近年来,农业农村部会同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等部门,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加大力度,强化措施,多措并举推进农业绿色发展。《建立以绿色生态为导向的农业补贴制度改革方案》进一步强化了耕地、草原、林业、湿地等主要生态系统补贴政策。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则提升农业用水的资源配置效率,利用价格杠杆促进绿色发展。组织修订并发布《有机肥料》《肥料合理使用准则》等行业标准,加强科学施肥技术指导。治理农业面源污染的“一控两减三基本”进一步细化为“五大行动”,针对畜禽粪污资源化、果菜茶有机肥替代化肥、东北地区秸秆处理、农膜回收、以长江为重点的水生生物保护5个方面的农业绿色发展行动,既有目标要求又有责任主体。

农业农村部总农艺师、发展规划司司长曾衍德介绍,近年来,国家制定出台了一系列推进农业绿色发展的政策措施,加大中央财政资金投入力度,优化资金使用方式,重点支持重点作物绿色高质高效生产、耕地质量提升、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渔业资源养护等。仅2021年,中央投入农业绿色发展相关资金近440亿元。

一系列政策措施的调整和出台,形成强大的引擎,凝聚绿色共识,吹响绿色战役的号角。2017年以来,农业农村部会同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等部门认定79个国家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区,打造了一批农业绿色发展综合试验平台。各地各部门不断突破技术瓶颈和优化管理方式,探索同市场需求相适应、同资源环境承载力相匹配的发展模式,为全面推行农业绿色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提供样板。

安徽省颍上县全面推广了以秸秆机械化全量还田、秸秆作为培养基栽培大球盖菇、秸秆作为原料生产育苗基质等为主体的秸秆综合利用模式,并试点推行“秆肥等换”收集处理模式,扩大商品有机肥推广使用。上海市崇明区首创了“绿色农资封闭式管控”模式,制定绿色农药补贴政策,对通过绿色、有机认证的生产主体实行目录内绿色农药限额免费供应。

《中国农业绿色发展报告2021》显示,2012至2020年全国农业绿色发展指数从73.46提升至76.91,在农业资源节约利用、农业产地环境永续保护、标准化和高品质农产品有效供给、绿色发展富民兴村新模式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

2021年,农业农村部等六部门联合印发了《“十四五”全国农业绿色发展规划》,是我国首部农业绿色发展专项规划,对“十四五”时期农业绿色发展作出了系统安排,引领农业绿色发展进入快车道。

重点发力农业资源环境保护利用,农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初见成效

土地是庄稼的命根子。说起养地秘诀,黑龙江省海伦市经建农机农民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孙安富很有心得:“大豆玉米倒茬轮作,给玉米提供了好茬口,还有利于提升地力。”近年来,农业农村部在保护、节约、集约用地等方面统筹施策,深入推进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行动,加快高标准农田建设,实施国家黑土地保护工程,推进南方酸化耕地和北方盐碱地治理。2018-2021年全国新建高标准农田约3.5亿亩,全国耕地质量平均等级为4.76等,较2014年提升0.35个等级。

河北省曲周县今科富小麦种植专业合作社自从种了节水小麦,每年只需浇两次水。据该合作社负责人介绍:“这种小麦省工省钱省水,产量还不减。”通过实施农业节水行动,推行喷灌、滴灌等高效节水灌溉,全国高效节水灌溉达到3.95亿亩。同时发布冬小麦、春玉米、夏玉米科学灌溉技术指导意见,建设了一批墒情监测自动站点,同步推动节水增粮增效。

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农业农村部党组书记、部长唐仁健指出,“紧紧抓住绿色这个永续发展的必要条件,深入推进农业农村绿色发展,降低资源和生态环境承载压力”。聚焦绿色发展关键领域和薄弱环节,就是要加快推行农业绿色生产方式,科学使用农业投入品,循环利用农业废弃物,加快改善农业产地环境。

该减的农业投入品逐渐减下来了。浙江省桐庐县丰阳家庭农场负责人徐星说:“肥料比过去减了两成,农药打得少了,产量还提高了。”当地推行的统防统治、绿色防控让农民尝到了绿色发展的“甜头”。目前,我国已创建109个绿色防控示范县,集成推广全程农药减量增效模式,带动大面积推广科学用药技术,三大粮食作物农药利用率超过41%。

能够循环利用的农业废弃物开始循环利用起来了。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实现了全国畜禽养殖大县全覆盖,全国规模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装备配套率达到97%以上,大型规模养殖场全部配套粪污处理设施装备。

秸秆综合利用率稳步提升,以肥料化、饲料化、能源化利用为主攻方向,建设700多个秸秆综合利用重点县、示范县。

需要治理的“白色污染”也得到了有效防控。全国持续开展100个废旧农膜回收示范县建设,构建覆盖农膜生产、销售、废旧农膜使用、回收等全程监管体系。

与此同时,一批实用技术和典型模式初步形成,一系列投入减量、综合治理、监控监管等长效机制逐步建立,农业发展绿色转型初见成效:全国农药和化肥使用量连续6年负增长,全国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超过76%,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87%以上,农膜回收利用率达到80%以上。

产管并重提高绿色优质农产品供给,加快建设绿色低碳农业产业链

“舌尖上的安全”是最大的民生工程。食品安全基础在农业,源头在农产品。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把增加绿色优质农产品供给放在突出位置。

提供更多优质、安全、特色农产品,是农业绿色发展的重要目标。近年来,农业农村部门加快实施农业生产“三品一标”提升行动,推进农业品种培优、品质提升、品牌打造和标准化生产,不断提高绿色优质农产品供给能力。

1.2万多项农兽药残留标准,6000余项农业行业标准,基本覆盖主要农产品生产全过程和农业绿色发展等重点领域,使农产品质量安全基本实现有标可依。无公害、绿色、有机和地理标志农产品生产稳步发展,“三品一标”总数不断增加,一大批优质安全的农产品摆上了超市货架和百姓餐桌,更好地适应了城乡居民多元化、个性化的消费需求。

现代农业全产业链标准化试点基地、绿色生产标准化基地、标准化养殖示范场、国家级水产健康养殖和生态养殖示范区等建设牢牢夯实了绿色生产的基础。大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开展规模化标准化生产示范,带动千家万户走上绿色安全生产轨道。

同时,强化农兽药残留超标、瘦肉精等问题治理,打击禁限用药物使用行为,组织豇豆、韭菜突出风险隐患排查,开展农资打假专项行动,一系列“重拳”行动有效解决农产品质量安全突出问题。2022年第一季度主要农产品例行监测总体合格率达到97.7%。

在湖南省津市市盈晟蔬菜专业合作社冷库前,村民正将新鲜采摘的菜薹整理装筐。合作社负责人郭斌说:“菜薹进冷库预冷一夜,第二天一早就能运往大湾区农贸市场。”随着一座座产地冷库的建成,农产品绿色流通体系逐步健全。

从绿色生产,到加工、流通、消费等全过程,农业绿色发展在全产业链拓展空间,为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增添了澎湃动力。

作者: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李丽颖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新闻
  • admin
    加关注0
  • 广告合作征集中...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VIP 特权  |  关于我们  |  客服中心  |  法律声明  |  版权隐私  |  隐私政策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鲁ICP备12024634号-1  |  鲁公网安备370103020004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