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随着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成为“三农”工作的重心,进一步激发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干部作用,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力成为新课题——新一届乡村“领头雁”如何领飞
拓宽农民增收路子,是村党组织书记的重要任务。图为10月9日,綦江区东溪镇巩固村安吉白茶种植基地,村民在管护茶树。记者 万难 摄/视觉重庆
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工作中,村党组织书记需要具备发展乡村旅游等新兴产业的能力。图为10月26日,游客在万盛经开区黑山镇鱼子岗村健身步道游玩。 特约摄影 曹永龙/视觉重庆
荣昌区荣隆镇高田村党总支书记郑天波(左)向村里的老党员请教基层工作经验。周奇 摄/视觉重庆
“干部不领,水牛掉井”,这是“县委书记的好榜样”焦裕禄的一句名言。农村党支部书记是农村基层党组织的领路人、村级班子的带头人。今年是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元年,同样也是全市村(社区)党组织集中换届选举的第一年,村支书作用发挥如何,直接关系到农业发展、农村稳定、农民富裕,关系到乡村振兴的实现。
近日,重庆日报记者采访几名村支书,听他们吐露心声,畅谈在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应对之策,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提供组织和人才方面的思考。
问题 吸引有能力的年轻党员回村
探索 年轻人外出务工导致村干部年龄老化
“小王,这个统计又要麻烦你了。”
“小王,你帮我在电脑上收个文件。”
……
10月18日,綦江区隆盛镇石梁村办公室,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封尊伟,“小王、小王”地喊个不停。
小王名叫王成红,今年25岁,是村里新来的本土人才,在年龄偏大的石梁村支两委,没来多久的王成红,很快成为了封尊伟的左膀右臂。
“为啥?还不是岁月不饶人,好多东西都弄不懂。”封尊伟挠挠头,“现在什么公务都在网上处理,而我连打字都不会,跟不上时代了。”
封尊伟已满60岁,从1982年开始,他累计担任村党组织书记或村委会主任近40年,称得上“常青树”。“(当这么多年)也不是自己有意为之,而是合适的年轻人不多。”他坦言。
事实上,村党总支一直在培养年轻党员。这些年来,先后发展了几十名党员,但不少党员选择了外出务工,剩下的党员,要符合村干部任职条件,而且又懂政策、会经营的,并不容易找到,因此现有的村干部年龄偏大,副书记年满55岁,一个综合服务专干58岁。
鑫月山庄的老板蒋世伦在村里有产业,可能留得住,封尊伟有事无事就找到他,和他唠家常。现在,蒋世伦已经当上了石梁村圆石坝村民小组组长。
“年轻人见多识广,脑瓜子活点子多。村支两委至少需要3个年轻人。”封尊伟说,渝黔高速下道口就落在村里,且马上就要通车,石梁村的区位优势能得到很大的改变。村党总支也打算借这个东风,动员在綦江城区务工的年轻党员回村创业,从中发展“接班人”。
綦江区委组织部调研信息科科长卢林菓:像封尊伟这样的“60后”村党组织书记、主任,綦江目前有71名,占全区的23.5%。这些同志大多有着丰富的基层工作经验,群众基础好,在协调矛盾纠纷、同群众打交道上有优势。但他们同时也面临着激情退化,自身学习能力不够等问题。希望他们持续加强自身理论学习,另一方面也要注意“传帮带”,吸引有能力年轻党员回乡发展,从中选任村党组织负责人。
问题 加强农村基层干部培训
探索 在乡村振兴工作中暴露出能力不足
10月13日,位于九龙坡区铜罐驿镇的重庆英雄湾乡村振兴学院,为期5天的2021年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村两委班子成员培训班(第五期)正在授课。
这是一个针对脱贫地区村两委班子成员的培训班,授课内容包括巩固拓展脱贫攻坚与有效衔接乡村振兴政策解读、乡村振兴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等,对学员来说十分有用。
“是个难得的充电机会。”万盛经开区万东镇五和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周冬勤是学员之一。周冬勤是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三农”工作重心全面转向乡村振兴后,她很快感觉到了知识储备上的不足。
今年6月的一天,周冬勤正在办公室处理事务,一名村干部突然冲进来,“不好了,鱼塘的鱼翻肚子了。”
周冬勤一听,赶忙放下手中的活路,拔腿就往鱼塘跑。只见鱼塘上白花花的一片,很多鱼都死掉了。最后粗略统计,村集体发展的生态鱼,死了1000多斤,损失2万多元。“后来我们请教专业人员才知道,天气变化导致氧气不够,如果提前开启增氧机,也不会出现这种情况。”周冬勤叹气道,“唉,还是专业知识储备不够啊!”
消费帮扶是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的重要抓手,电脑用得不熟练的周冬勤在这方面有点“跟不上趟”。比如产品照片怎么拍摄才好看,推介广告词怎么写,营销怎么策划,尽管这些都可以“外包”,但自己多少也得懂一点。
乡村振兴实施越全面和深入,50岁的周冬勤愈发觉得“充电”的必要和紧迫。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有什么要点、乡村治理有哪些模式和经验、农文旅产业融合发展的关键是什么等内容,都让她受益匪浅。
周冬勤说,一是消化吸收这次课堂内的知识,二是准备在网上报一些电子商务、村务管理的课程,不断用新知识武装自己,学会用新手段带动村民发展。
万盛经开区党工委组织部组织一科负责人王壹:万盛经开区共56个村,现有村党组织书记56名,像周冬勤这样的“70后”28名、占比50%,是乡村振兴的中坚力量。他们有经验、有能力,有干事创业的热情,但部分人的知识结构跟不上乡村新形势的发展变化。下一步,将以抓党建促乡村振兴为重点,以团结组织农民群众、推动农业农村发展为主要内容,帮助村党组织书记不断提高做农村基层工作、抓农村党支部建设的能力。
问题 深入基层为民办实事
探索 年轻干部缺乏基层工作经验
此次换届,一批“90后”上任,他们有知识有能力,见多识广,成为了被寄予厚望的乡村振兴生力军。但基层工作经验,却是他们要补上的第一课。
荣昌区荣隆镇高田村党总支书记郑天波就是一名“90后”,电子信息专业研究生毕业的他,对农村这个有些特殊的社会结构缺少系统认识和经验,也让他的基层工作遇到了一些阻力。
去年一月,新冠肺炎疫情来势汹汹。“那时候要减少人员聚集,我们就拿着喇叭挨家挨户宣传。”郑天波很快遇到了“硬骨头”——部分群众没有太重视,觉得过年过节聚一下不会出什么问题。郑天波只好采取强制措施,放出狠话:“谁要是再敢擅自聚集,法律责任自负!”
他有些“直来直去”的做法,让一些群众心生芥蒂。
没过多久,村里准备利用1100亩的麻雀岩水库搞生态养殖,又触碰到不少老百姓的利益。
郑天波的计划是,既然是生态养殖,老百姓就不能再去钓鱼了,怕影响了水质,但乡亲们并不理解。
“建这个水库时,我们可是挑了泥巴的。”
“钓了几十年了,凭什么不让我们再钓。”
郑天波刚开始还是好言相劝,没取得多大效果后,他又准备采取强制措施。
关键时刻,村里的老人站出来规劝:“小伙子,你还是和群众打交道少了,他们不够信任你,怎么放心你能把水库搞好。”
郑天波听了进去,他先是召集党员和群众代表开会,耐心地说明自己的意图,又挨家挨户上门劝说,最终取得了大多数人的信任。截至目前,麻雀岩水库先后产出3.45万斤生态鱼,总计收入约20万元,村集体有了收入,水库的水质还得到了提升,老百姓也将获得分红,可谓一举三得。
“基层工作,往大了说是乡村治理,往小了说就是站在老百姓的角度办实事,只要让大家相信你是个实在、公正的人,开展工作就容易多了。”在基层摸爬滚打了一年多后,郑天波的工作逐渐走上了正轨,也渐渐摸索出了一些工作经验,“跟群众打交道这门学问,还够得学呢!”
荣昌区委组织部组织一科科长王孺:荣昌目前村(社区)“两委”成员有1135名,其中“90后”有212名,占18.7%。年轻同志上手快、工作效率高,是建设乡村的生力军。但他们也面临着群众基础不够深厚、基层工作经验不够丰富等短板,亟待克服。我们要求村(社区)干部加强走访,做到每年至少两次的全覆盖走访群众,一方面带着问题下去,另一方面到群众家中收集问题;同时为群众办实事好事,以此赢得群众的支持和信任;此外还要保持公道正派,在处理群众矛盾纠纷时要尽可能公平公正,不偏不倚。
记者手记〉〉〉
新支书需要培养新能力
一般而言,农村生产关系越简单、乡村社会越传统,对村支书能力的要求也越单一;相反,农村社会越现代化,对村支书能力的要求也越多元化。而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对村支书能力的要求更加多元化。
总体来说,他们应是以基层党建引领乡村高质量发展的责任人、本领过硬的乡村振兴带头人、推动乡村有效治理的实施者、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推动者和文明乡风的引领者。
但记者在调查中了解到,部分村支书由于文化程度偏低、年龄偏大等各种各样的原因,仍然固守于乡村社会矛盾调解人、治安守护者等角色,缺乏乡村振兴工作的新思路、新方法。
相对于传统乡村治理而言,乡村振兴对村支书能力的要求更高,既要有理解落实乡村振兴政策法规的学习能力,又要具备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谋划能力,化解乡村振兴中突出矛盾和问题的协调能力,以及带动村民投身乡村振兴建设的凝聚能力等等。
如何培养这些能力?
一是在对村支书进行教育培训时,应把身份意识教育放在首要位置,帮助他们明确和强化身份意识、使命意识和担当意识。
二是在能力提升上,建立常态化学习培训机制,坚持自主学习与专门性岗位培训相结合,培养村支书政治理论水平、组织协调能力和群众工作本领。
三是注重在实践中锻炼村支书的工作能力。随着农村工作和生活环境的变化,近年来“走读”村支书的现象越来越普遍,相当一部分村支书将家安在城里,平时多“浮在上面”,“遥控指挥”村里的工作。对此必须建立相应规则,确保村支书工作时间全部用在乡村振兴工作实践上。
四是构建科学合理的村支书发展晋升机制。我市部分区县探索的村支书、主任定向招录机制,打通了村支书的职业通道,给优秀村支书提供了发展空间,值得借鉴。(本报记者 颜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