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畜牧兽医报记者章勇
9月——10月,是我国秋粮玉米收获的重要时节。玉米虽丰收,可价格却比往年跌了不少。
就拿华北来说,11月10日,河北石家庄水分15%的新粮玉米收购价为每斤0.86元,较去年同期1.13元相比,跌了近三成,众多农户仍在持粮观望。
同样是秋收,此时的山西应县却是另一番景象:9月份,全县完成全株青贮玉米收储33万吨,当地种植户随即领回了1.5亿元现金。
黄金九月抢收全株青贮玉米
说起今年的玉米青贮,应县畜牧兽医局局长杨培文难掩心中喜悦。
9月下旬到10月上旬是我国华北、东北、西北地区春玉米的成熟期。作为华北平原典型暖温带气候,山西青贮玉米收储的节奏和其他省粮改饲的工作进展类似,只是时间上略有先后。按照农时收获地图来看,华北地区春玉米的收获期要明显早于东北和西北。可是由于今年旱情严重,和春玉米种植一样,青贮玉米成熟期比平常晚了些。
“农户的积极性非常高。”山西省牧草工作站站长谢卓向记者表示,相比今年普降的玉米价格,全株青贮玉米倒成了当地难得的亮点。
目前,山西当地亩产全株青贮玉米3吨——6吨,按照每吨440元——460元的收储价计算,仅应县10万多亩的青贮玉米就收获了33万吨,涉及金额1.5亿元。
谢卓介绍,从今年5月份春玉米播种季开始试点,山西由畜牧部门、收储养殖企业、农户三方签订收储订单合同,到9月份兑现,现在来看,整体收储效果良好。
“33万吨完全能满足全县6万头奶牛的饲养需求。”杨培文向记者表示,9月份是当地青贮玉米收储的黄金时间,到了10月份青贮玉米的营养物质就会下降。
然而这样的收获景象,不光发生在应县。
山西、河北、黑龙江、吉林、辽宁、陕西、甘肃、宁夏、青海、内蒙古共10省区30个县的首批粮改饲发展草食畜牧业试点也同在此列。
今年2月,中央一号文件明确,加快发展草牧业,支持青贮玉米和苜蓿等饲草料种植,开展粮改饲和种养结合模式试点。
随后,农业部选取了华北、东北和西北10个省区的部分县区,作为粮改饲发展草食畜牧业试点县。据记者了解,今年6月,财政部和农业部便将3亿元财政资金下达到了各试点省份。
于是,一场事关农业转方式调结构,种养加一体化协调发展,以及农牧民增收致富的战役打响了。
试点省区落实推进有快有慢
目前,全国10个省区均已制定了试点工作方案,只是在执行落实的快慢上稍有区别。
同在华北平原上的河北行唐县、围场县和张家口市的塞北管理区3个县(区)是此次的试点。
在记者抽样调查时发现,作为农牧结合带的围场县,玉米全株青贮工作仍按部就班零散地进行着,目前青贮玉米已经收获完毕。
按照农业部试点工作要求,试点县县级人民政府及其农牧部门负责此次项目的具体组织实施。试点县要根据农业部、财政部发布的项目实施指导意见,编制本县项目实施方案,于2015年5月10日前经省级畜牧部门上报农业部备案。
据河北省畜牧部门提供给本报的试点工作方案显示,该省选择了行唐县、围场县和塞北管理区3个县(区)进行粮改饲试点工作,每个县(区)初试面积不少于5万亩,试点期3年。围场县根据本县草食畜发展情况,科学确定青贮玉米种植面积和其他牧草的种植品种及面积。
除了山西、河北,记者了解到的其他省份的情况如下——
黑龙江:今年,三个试点县种植青贮玉米25万亩,实际共收贮109万吨,其中,利用项目资金对试点县规模奶牛养殖场(小区)收贮青贮补助60万吨,补助标准为50元/吨,项目共转化青贮地16万亩。
吉林:9月11日,吉林省畜牧业管理局、吉林省财政厅发布了《吉林省粮改饲试点工作实施方案》。
辽宁:正在对该省的3个县上报青贮情况进行逐一现场核实,补助资金近日即将下拨到位。
内蒙古:9月25日,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厅及财政厅联合发布了《粮改饲发展草食畜牧业试点工作实施方案》。
陕西:试点方案正在落实,补贴资金的核发也正在进行。
甘肃:9月21日上报了2015年粮改饲试点工作实施方案,目前凉州、甘州、环县三县实施方案已经上报,预计11月初即可批复实施。
青海:目前按照试点方案推进,已青贮饲草33万吨,为任务的70%左右,预计今年可收贮青贮饲草35万吨、燕麦青干草20万吨,可超额完成年度试点工作补贴饲草45万吨的任务。
宁夏:各试点县项目验收工作正有序进行,预计验收工作将于近日完成。
实效是粮改饲工作的试金石
截至10月上旬,山西三个试点区县的全株青贮玉米收储工作已全面完成,这在谢卓看来,今年的收储工作任务明确,紧张而有序。
按照粮食玉米收获的时间节点,从今年9月份收获到来年4月份,应是农户售卖玉米的时间段,卖与不卖,关键得看价格。
“价格好不好还很难说,更别说这么快就能把现金装进腰包。”说起今年的粮食玉米行情,杨培文表示,目前山西玉米价格每斤不到1元,去年同期却达到了1.1元——1.4元,这一比较,玉米全株青贮的效果就很明显。
在山西的试点县,按照一亩地至少产全株青贮饲料3吨来计算,每吨440元——460元计算,就是1320元——1380元。“而且3吨还是一个低位数,高的达到了6吨。除去化肥、农药、用水、机播机收的成本700元——800元,每亩地至少能拿到500元的纯利润。”杨培文解释,还省去了很多工序,比如减少了时间成本、劳动强度,且资金回笼快,还能实现对中低产田的改造。
而在辽宁试点县,今年的青贮收获截止日期被定在了9月28日。与山西不同的是,当地散户自己种植全株青贮的并不多。
辽宁省畜牧兽医局草原处副处长陈冲向记者介绍,当地的试点工作主要围绕企业来做,补贴的对象都是企业。因为今年大旱,玉米收获不理想,相比之下,全株青贮玉米的质量要高一些。
陈冲告诉记者,今年的玉米收购价每斤0.7元——0.75元,每亩地毛收入1200元,但全株青贮玉米每亩按5吨计算,可收入1800元。除此之外,收获完全株青贮玉米,当地农户还补种了萝卜、香菜等,又增加了效益。
据了解,当地的山乳业等奶牛养殖企业,因为全株青贮是自产自销,原本就做得很规范。对于土地,辉山公司通过按亩均700元的价格流转了农户的土地,短则一年,长则15年,以推行全株青贮,通过自产自销提高了奶牛的养殖效益。
位于西北地区的宁夏回族自治区,当地玉米价格目前是0.88元,已经明显低于去年同期价格。宁夏农牧厅饲草料调制科高级畜牧师陈亮向记者介绍,按照今年粮改饲的情况来看,种植户一亩地能收益四五百元。按照往年的价格,一亩粮食玉米产1500斤——2000斤,才有利润200元——500元,低于1500斤是根本不挣钱的。换句话说,全株青贮的收益达到了粮食玉米种植利润的高值。
作为宁夏当地参与试点的企业代表,金宇浩兴农牧业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金志华向记者讲述今年在当地的青贮收贮经历。
“每逢公司到种植户家收储青贮玉米,他们都显得很积极。”金志华说,农户的积极性挺高,一来是因为不像合作社需要支付土地流转费用,因为是自己的地;二来时间上也省力不少。因为全株青贮是机械化作业,大型机械直接开到地里进行粉碎,省去了像粮食玉米需要再加工的环节。
据他测算,当地一亩地约收入200元——300元,按照每吨540元计算的话,亩产3吨左右的青贮玉米,则毛收入约1700元。对于企业而言倒是收益不大,因为前期的成本投入一部分是流转费亩均800元,农资等投入品亩均约600元。
亟待完善的几个问题
据记者了解,目前试点省份对于青贮玉米品种选择、补贴程序、资金扶持等问题上也存在着差异。
全株青贮玉米品种选择不一
山西选择粮饲通用型玉米,认为青贮专用玉米不好用,因为存贮有问题,种植户不愿意用。
辽宁也选择的是普通苞米进行全株青贮,对于品种上没有特别的要求,属于粮饲兼用型。
宁夏则种植着新饲玉、金刚50等专用玉米,同时推行大田玉米的粮食兼用型玉米,这是由养殖企业要求决定的。据金志华介绍,去年他们用了从美国引进的青贮专用,但该品种与粮食兼用型玉米差别很大,最大的区别就是玉米棒子较少。他称还是看重粮食类玉米品种。
补助资金够与不够
按照粮改饲试点的要求,国家给予每个试点县每年平均补助资金1000万元,实施周期是三年。可是,在谢卓看来,给每个县区的财政补贴1000万元明显不够。他还向记者坦承,目前推进粮改饲主要存在“引导农民调产难、饲草收储难和企业周转难”三大难题。
谢卓分析,引导农民调产难,一方面是因为农民受种植观念影响不愿意把土地调整出来种草,另一方面是种粮有补贴、还有收益,种草后效益并不能马上体现,因此农民种草积极性不高。饲草收储难是因为饲草收贮有时限,但受劳动力和收割机械的影响,往往种下草很难在短时间内收储完成,造成了极大浪费。企业周转难是因为企业收购饲草、发展生产等需要大量资金,而目前银行对企业周转金贷款缺乏政策,企业运行困难较多。
对此,杨培文有自己的认识。他认为,农民调产还得看实际效果说话,收储难和周转难的问题更多地针对的是小型的合作社。大型的产业公司、合作社资金雄厚,信用度高,他们能通过银行得到贷款,而当地那些拥有200头——300头奶牛的小型合作社,只做低端奶产品,效益也不好,在周转方面肯定会成问题。
为此,在重点用好国家对每个试点县补助1000万元资金的同时,山西省政府计划拿出专项资金,对企业收储青贮玉米给予贴息,试点县所在朔州市政府也计划采用政府担保的方式,按照各养殖场所需青贮玉米数量建立贷款或借款周转基金,更好地解决青贮收贮难的问题。
针对国家财政补助资金量是否有限的问题,陈亮向记者表示,资金的确有限,但限于宁夏回族自治区地方政府的财力,目前还没有追加补贴资金。
补贴标准需要更科学
在补贴标准的问题上,金志华称,今年宁夏粮改饲各区县的收贮补贴标准都不一样,作为当地规模较大的企业,他们被以40万吨封顶。
据悉,宁夏各试点区县补贴标准的区别很大,诸如利通区22元/吨、贺兰县50元/吨、沙坡头区70元/吨。
“这有点简单化处理了,封顶的事情显得不公平,做得多的企业反而补贴得少。”金志华有点不解。
谈及补贴标准不一致的问题,陈亮向记者解释,目前宁夏三个区县均是按照养殖量的情况来分配的,的确对企业的收储量进行了封顶处理,即单个企业的收储量不能超过40万吨。因为“僧多粥少”,政府需要兼顾三个区种植户的整体利益。
对于这一点,杨培文也向记者表示,目前还没有采取限量封顶的做法,但每吨全株青贮的资金补助标准是统一的,即50元/吨,坚持谁收储补给谁的原则。
“我们需要首先兼顾中小合作社和种植户的利益,给予农户明年继续种植全株青贮玉米以信心,谨防发生个别企业可能压低青贮玉米收储价的问题。”杨培文补充到。
今年辽宁试点县有地方在方案里将补贴标准进行了明确,陈冲认为这种做法不科学,因为青贮本身玉米的干物质标准没有科学的依据,没法进行标准的确定。“考虑最好的办法就是开窖验收。只有开窖验收才能确定是青贮和黄贮,因为青贮有玉米粒。”
辽宁给出的补贴上限为每吨70元。针对三个县任务量的情况,该省对3000万元的财政资金进行了与其养殖量相对应的分配,而不是平均分配。“有的县补贴可能超过了1000万元,有的县可能不足1000万元。而且补贴的发放,也是通过采取前期预付一部分资金,验收后再付另一部分资金的方式,以提高工作的有效性。”陈冲介绍。
按照国家整体试点工作要求,1000万元中有100万元是用于对青贮玉米大型联合收割机购置和青贮窖改扩建所需贷款的全额贴息。
谈及此项补贴,陈亮向记者坦承,这个环节比较难执行,因为比较复杂。他说,目前一些合作社贷款买了设备,或盖了青贮窖,却不知道这个补贴项目存在。像一台全株玉米收获机至少得50万元,得对这种购买的行为设定条件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