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药肥“谷歌”使广西数千亩甘蔗减产或绝收

   2014-06-23 经济参考报1000
 
  假药肥“赠送试用”
 
  记者在一份宣传资料上发现,“谷歌药肥”标注的主要成分为“苏云金杆菌”。而根据权威部门对“谷歌药肥”的检测,“苏云金杆菌”并没有被检出,含量竟然为零。“谷歌药肥”还使用了含氯离子较高的复混肥原料,而甘蔗属于忌氯作物,当吸收量达到一定程度,会明显影响产量和品质,肥料氯离子含量较高,极易造成蔗苗死亡。
 
  据了解,南宁市谷歌植保有限公司没有生产农药和化肥的许可证,公司负责人林志健说,他们首先花钱从另外一个公司买来了相关证件,“谷歌药肥”也只是由另外两家公司代工,且来料加工成本费用仅为每吨170元到210元左右。
 
  当问到药肥的销路时,林志健辩称“药肥尚处在试验阶段,没有销售,均为赠送试用”。
 
  记者在上林、合浦等地采访时发现,“谷歌药肥”均以每包180元到210元不等的价格在不少门店公开销售。
 
  赖家文介绍,去年底厂家派人到镇上宣传,说“谷歌药肥”好,能够防虫的同时还能让土壤增肥,中途不用使用任何农药就可以增产,每亩增产一到两吨左右。为了吸引蔗农参加宣讲会,厂家还给每人发了20元钱叫蔗农开会。
 
  “当时去的人不少,很多人都是冲着‘药肥’去的,都以为是新技术,大家就相信了。”赖家文说。有多年甘蔗种植经验的赖家文第一次遇到这样的情况,他抱着疑问找到了南宁谷歌植保有限公司询问情况,得到的答复竟然是天气干旱。
 
  广西农业科学院甘蔗研究所副所长吴建明告诉记者,蔗苗本身比较耐旱,通常遇到药害会出现死亡情况。“谷歌药肥”可能含氯、氮超标将甘蔗烧死,干旱致死的原因是不成立的,况且西场镇近海,出现干旱的可能性较小。
 
  整顿市场刻不容缓
 
  近年来,假化肥、假种子、假农药事件屡有发生。专家分析认为,这些行为不仅对农产品质量安全造成了极大隐患,挫伤了农民的积极性,也使农业发展受到严重影响。曾经有业内专家直言不讳地指出,中国的农药七成都是假的,由此带来的食品安全的问题非常严重,这和我国农业现行体制有一定关系,因此加强监管很重要。
 
  广西壮族自治区土壤肥料工作站一位负责人表示,我国作为农业大国,药肥市场潜力巨大。但从现实看,目前我国药肥产品还没有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产品均为企业标准,部分药肥产品有效成分含量低。在市场监管中多部门职能交叉,很难对这些产品进行分类和检测,造成一些假劣产品流入市场。
 
  专家建议,我国应尽快建立药肥行业标准,使农药生产、销售更为规范,设进一步加强市场监督执法,并建立专门的行业监测检验中心,进行分类检测,保证质量。
 
  《经济参考报》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一些地方的农业、质监和工商等部门缺乏对农药市场的全面监测,不少是被动执法,很难从根本 上 做 到 切 断 假 农 药 、 假 农 资 的“毒瘤”。
 
  对此,全国人大常委、农业农村委员会委员蔡昉建议,杜绝假农资坑农害农事件发生,要在生产流通环节对农资产品加大监管力度,更需要加大对不法企业、商贩的惩治力度,切实提高违法成本,才能打消不法分子非法敛财的念头,从而有效保护农民的合法权益。
 
  专家还建议,农资监管可以参照食品药品监管的方式,实行“一条龙”监管,并探索建立强制性质量安全保险制度,引入保险等社会力量加大对农资企业进行监督。
 
  吴建明说,目前我国农民对农资的辨识能力还比较缺乏,有关部门还需采取积极措施普及农资产品知识,提高农民的识别能力。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新闻
  • admin
    加关注0
  • 广告合作征集中...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VIP 特权  |  关于我们  |  客服中心  |  法律声明  |  版权隐私  |  隐私政策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鲁ICP备12024634号-1  |  鲁公网安备37010302000447号